帝都時就素有清名,且生性淡泊名利。不然,以老太師在朝中的威望,什麼丞相周毅之流,哪兒有資格在老太師面前囂張跋扈?無非就是欺老太師手中沒有實權罷了。

而自從丞相周毅等不少官員倒黴死在發瘋的炎家五少炎鈞的手上後,朝堂之上頓時為之一清,剩下的文武百官皆自發以老太師吳錚為首。

還別說,當初炎家五少突然發狂,不少朝中大臣驚恐萬分,不斷朝上面遞摺子。

可事後沒多久,大家這才突然發現,似乎這樣也挺好,炎家五少發起狂來雖然六親不認,可這次殺的卻幾乎全是那些弄臣宵小之輩,也就是說,炎家五少這一番殺戮,反倒讓朝堂之上清明瞭許多,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太子秦怡身子本就不好,再加上這幾十年的奔波勞苦,若非老太師老當益壯,替太子擔下不少政務,以秦怡的身子未必能堅持到現在。

炎鋒十分敬重老太師吳錚的為人品行,恭敬地目送老太師消失在門外,這才回頭走到床榻前。

看著病榻上,目眶深陷,臉色不正常的泛紅,看不到半點正常血色的太子秦怡,尤其是那鬢前隱隱可見被染了一些稍作遮掩的幾縷白髮,炎鋒心裡忍不住一陣發酸。

想當年在帝都首次見到太子秦怡時那是何等的風儀,縱然當時還有囂張霸道的齊王攪事,可太子的溫和與謙讓,以及對國事民生的用心,還是給炎鋒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按說,這樣一個不僅合格甚至堪稱完美的太子,誰都挑不出半點毛病,皇帝陛下應該十分滿意才對,可事實卻截然相反。

當年炎鋒或許想不明白,但成神後,很多事情都算是看明白了。

太子秦怡性情溫和,待人又不缺帝國威嚴,他毫無疑問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但似乎是太過合格,這才讓皇帝心生不滿,有了更換太子,扶植齊王的念頭。

而跟過於溫和,缺乏冷酷心性的太子秦怡截然相反,齊王自負、驕傲,雖然缺點十分明顯,可智慧謀略都不差。但或許正是因為齊王缺點十分明顯,皇帝才能容忍齊王,而無法容忍幾乎沒有缺點的太子。

太子秦怡勉強笑了笑:“炎鋒,你來了,自從來到雁城,每天都忙著政務,我們都沒時間像當初在帝都時那樣談天說地。卻沒想到,現在總算是有空跟你見面了,卻偏偏是這種場合。”

炎鋒黯然搖頭,上前抓住太子枯瘦如柴的手掌,度了一絲神力過去,太子秦怡的精神頓時好轉了一些。

但炎鋒心情並沒有好轉,他的神力就算再強大,也無法起死回生。

太子秦怡的身子是從根子上出了問題,幾近油盡燈枯之象,他的神力只能暫時緩解太子的痛苦,讓太子更加清醒,稍微舒服一些罷了。

太子秦怡早就習慣了炎鋒的沉默寡言,猶自說著話:“真想回到當年,帝都還沒有失陷的時候,我和你,還有你三哥那傢伙,什麼都不用顧慮,就坐在一起從國家大事說到柴米油鹽的各種瑣事……”

看著太子秦怡微微閃亮的目光,炎鋒終於忍不住開口:“殿下,你的病雖重,但只要你還想活下去,我就還有辦法。”

太子秦怡面色微微一滯,沉默了許久,苦澀地搖了搖頭:“說我懦弱也好,推卸責任也罷,復興帝國的重擔,我已無力揹負了。生死由命,無需強求。”

炎鋒張了張嘴,腦海裡突然響起老太師出門前那番意味深長的話,他若有所悟,沉默了下去。

太子秦怡深深吸了口氣,努力回覆了幾分精神:“炎鋒,淵林帝國強勢征伐,逐漸站穩了腳跟,我們卻只能獨守雁城。你說,復興帝國的大業,真的還有希望嗎?”

當皇帝不知所蹤時,身為太子,秦怡自當揹負復國重任。

幾十年如一日,太子秦怡真的累了,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