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農作物。其中更是以土豆、玉米、番薯為主。而水稻與小麥的種植卻不怎麼多。 其原因便是新羅那邊的大米種植太過給力,所有貨物都是以大米結算。 當然,牲畜的飼養也不少,至少崔俊能保證金山的孩子每天都能喝到新鮮的牛奶。 永徽三年冬十二月,崔俊召集金山議會舉行第一屆第三次全體會議。會議的內容便是今年的事務總結以及明年的發展目標。 將議會體制引入管理體制,這是崔俊避免成為皇帝的手段,而且群策群力之下也能更好地完成發展目標。 當然,崔俊也不能什麼職務都不擔任撒手不管,議會會長的職務崔俊是推不掉的。而且在第一次會議時已經確立了本地的法律,崔俊將之命名為金山法。 有了議會制度自然也要安排各級管理層的人選,這些人員便由跟著來的世家官員子弟擔任。 但是,崔俊也放出話來,這一屆官員的任命只是臨時舉措,任期三年。三年之後便開始正正的選舉,一切官員必須由所有年滿十八週歲的公民共同選舉。 這裡的公民包括唐人、新羅人等一切生活在此,又願意遵守本地金山法律併發誓效忠的人,只是其中不包括罪犯、倭國人或是以後可能會有的戰俘。 現在的官員一律按照崔俊前世所熟悉的政府體制來設立,但是卻精簡成部、局、委來設立。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目前金山的人員與地盤太小,崔俊可不願意養太多吃閒飯的官員。 目前金山設立工業部、農業部、軍部、醫療部、教育部、外交與貿易部、資源部、司法部、規劃與建設部、財政部、社會保障部。共十一個部委。 其下再設立相關的分支機構,管理各項事務。 反正崔俊可不會養閒人特別是官僚,每個人都需要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來為建設新世界做貢獻。 起先,崔俊還擔心只設立這些官員,會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實際測試下來,這些官員完全夠用。而且由於官員的數量精簡,懶政怠政、互相扯皮推諉的事情到現在也沒發生過。喜歡大唐懂王()大唐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