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印度支那問題,但他們沒有黃曆的眼光,得出的結論便與黃曆不同。

有愚蠢的法國人還在印度支那進行著自以為會勝利的拼殺,卻不知道最簡單的分而治之的策略。正因為法國不承認寮國和柬埔寨的民主力量成立的抗戰政fǔ,並把他們當作jiāo戰的物件。因此,印度支那三國才組成了印支聯軍,對法國殖民者進行著頑強的抵抗。

然,打破印支三國的聯盟,或者至少使寮國和柬埔寨的內部不穩,減弱聯軍的力量,使越南軍隊的迴旋餘地縮小。正象美國想打擊北越,卻又不想破壞寮國的所謂中立,只能眼瞅著遭到重創的北越軍退入寮國境內,養好傷後又捲土重來。這種自相矛盾的戰爭態度也是導致美國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

好,現在寮國和柬埔寨都還不安穩,國內的政治勢力爭鬥還未決出勝負,正是施展計謀,或打或拉的好時候。

第一百五十八章坤甸對日和會

三卷 血火征程'第一百五十八章坤甸對日和會

………

一百五十八章坤甸對日和會

金山對日和會第一階段會議如期召開,在美國的說服和利yòu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都宣佈放棄了日本的戰爭賠款。舊金山和會提到了第二階段對日和會的方針和限制,特別規定日本有向這些受到戰爭傷害的國家和人民賠償的義務,但在進行戰爭賠償時,原則上不支付現金,而是用生產物和勞役的方式支付。這對於日本是非常有利的。

灣也派代表參加對日和會,因為南洋聯邦和美國有秘密協議,各國或各地區所派代表只能代表事實存在的政fǔ和事實管轄下的人民,這就使“中華民國”無法代表中國,只能代表臺灣地區和民眾索取賠償。臺灣對此很不滿,但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與歷史上相同的是,他們也放棄了賠償。

灣的國府之所以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其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蔣介石戰後的“以德報怨”對日政策;第二是國府退居臺灣後,國際地位大大降低,希望以放棄戰爭賠款為代價換取日本對臺灣在政治經濟上的支援;第三是大中華思想的影響,別的大國都放棄了日本的戰爭賠款,中國人也應該有個大國的樣子,不應該象小國那樣斤斤計較戰爭賠款。

時,按照蘇聯、英國的觀點,臺灣在二次大戰時也是日本侵略的協力者,因此臺灣不是戰爭被害國,臺灣人也無權得到戰爭賠款。既然代表不了中國,當然索取不到太多的賠償,臺灣蔣政權也就故作大方了。

一階段對日和會順利結束,大批的記者湧向坤甸,聯合國安理會協調團也飛赴南洋聯邦。誰都知道,第二階段對日和會將是一場chún槍舌劍的艱難較量,與日本舊仇難忘的新興亞洲國家可不會輕易放棄到手的利益。

然已經改變不了對日和會的大趨勢,那就只好利用它,獲取最大的利益。對日和會本來不是黃曆所能改變的,但他還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利用美國人的心理特點和國際形勢的微妙,使對日和會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美國方面做出巨大讓步,也並不是沒有收穫。可以說,在黃曆的cào控下,世界形勢已經發生了與歷史不同的變化。朝鮮戰爭的戛然而止,使杜魯mén不致於面對一個泥潭似的戰爭,國內的反對壓力減輕不少,對紅sè中國的恨意沒有那麼特別的強烈;歐洲的增兵,也使北約的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這與遠東的形勢是分不開的,南洋聯邦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支那的法國人勞而無功,顯lù頹勢,這無疑還要藉助南洋聯邦的力量。

以,此次趕來坤甸的不光是美國在安理會的代表,還有很多其他人。中情局成立了一個“平”小組,準備與南洋聯邦情報機構聯合對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