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英才“謾許兩年後踐約”。⑥他的許諾是1849年4月6日開放廣州城。
因而,我們有據斷定:允許英國人進入廣州既是兩國使臣的正式約定,又是中國外交負責人的承諾。耆英入覲留京了,繼任者是徐廣縉,照理他該遵約踐諾,以維護政策的連續性和承諾的可信性;可他與葉名琛卻要表示與洋人勢不兩立,以顯現“強硬派”風采。於是,廣州城就有了官民呼應、“十萬”人(實際大大低於此數)抵制英國人入城的群眾運動。
我們說“定性”的錯誤,就是指歷史評判的是非混淆,黑白顛倒,拿著不是當理說,肯定了錯誤的事,禮讚了惹禍的人。
仍以“入城”為例,“五口”開放後,寧波、上海、廈門三“口”的外國領事館雖然不在城中,但領事們“常得與道府以下官相見”;福州呢,洋人在“城中烏石山頂建洋樓,大府弗能禁,且與行相見禮”。⑦ 由此可證,“五口”中僅廣州“一口”實行“閉城制”。“四口”准入,“一口”禁入,這也叫“一國兩制”。廣州的“閉城制”一是證明廣州人仇洋排外,一是證明徐、葉二人做了落後紳民的“尾巴”,沒有擔當起封疆大吏對民眾應盡的引導之責。或者說,廣州人的仇洋排外就是徐、葉之輩鼓勵或導演的好戲。
最權威的證據還是道光皇帝的密詔:“許暫入城一次,以踐前言,不得習以為常。”⑧連皇帝都讓“踐言”,可見確實有“約”在前,有“言”在先,允許英國人進入廣州是落實承諾的“國家政策”。接到該密詔,徐氏上疏抗辯:“入城萬萬不可行。”葉名琛,當時與徐廣縉同聲同氣,自然力主關閉城門,停止貿易,以制英人。事實是:他們過頭了!
因為英人準備不足,暫時放棄了入城之請,徐廣縉、葉名琛大大地牛氣了一回。這一次,葉氏積累了一條錯誤的外交經驗。多年後,這經驗害了他本人,誤了大清國。而在當時,他還滿心竊喜,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呢。
名揚南疆,葉名琛走向輝煌的明天。
道光三十年(1850),平英德土匪,葉氏被優敘。
咸豐元年(1851),殲羅鏡會匪吳三,葉氏加太子少保。
咸豐二年(1852)徐廣縉督師廣西,葉氏接辦羅鏡剿捕事宜,是年秋,斬魁首淩十八,葉氏加總督銜,署兩廣總督。
咸豐三年(1853)初春,徐廣縉革職,葉名琛實授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事務欽差大臣,正式地擔起了清王朝的外交大任。
說“內治”,葉名琛不笨,還算“內行”,因為太平天國背景下的廣東匪患,都是由葉氏主持剿滅的。說“外交”,他是一竅不通。雖然因為治亂之績他在咸豐五年(1855)於兩廣總督外又拜“協辦大學士”,在咸豐六年(1856)再拜“體仁閣大學士”,但“木強”之性,有增無減,“自負”之態,凌壓百僚。這樣的人負責外交,必然因“愚”誤事,因“愎”侵人,因小失大,敗亂全域性。
咸豐四年(1854)考驗來了。春天,包令(J?Bowring)接替文翰(S?G?Bonham)出任英國駐華公使,受本國政府訓令,於4月25日照會葉名琛,指出到當年8月29日,《南京條約》期滿十二年,英國有“修約”之權。所謂“修約”,即修訂1842年中英雙方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和1843年簽訂的《中英虎門條約》及其相關附件。英國人認為,他們提“修約”有其外交的、約法慣例的合理性。
援例有二:
一是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第三十四款,約定:“和約一經議定,兩國各宜遵守,不得輕有變更;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⑨
二是1843年的《中英虎門條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