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大角炮臺,清軍不支,炮臺失守。

僅僅半天功夫,三重門戶的第一重門兩炮臺即告失守。副將(從二品)陳連升與兒子陳長鵬雙雙戰死。

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何以不堪一擊?英軍攻擊沙角、大角時,關天培就坐鎮在靖遠炮臺,相隔僅七八里,何以無力相救?

問題先懸在這兒,且讓我等追尋當年事態的變化。

沙角、大角的失守,讓虎門水道大門洞開。關天培十分震驚。第一重門戶已破,如今只有堅守上橫檔一線的第二重門戶了。關天培利用重開談判的機會“另作武備”。

在這第二重門戶上,一字排開六個炮臺,總炮位二百四十門。為了增強火力,關天培在靖遠等三炮臺又增加重炮七門,且在威遠炮臺南增建兩座沙袋炮臺,置炮三十門。炮臺後山,增建兵營,駐紮兵勇,以防英軍用攻佔沙角炮臺的戰術包抄後路,因而武山地區炮位已增加到一百七十七門。在上橫檔島上,除原建二炮臺外,又修復了上橫檔山頂炮臺,增建了島南、島北兩個沙袋炮臺,這便使上橫檔島的火炮由八十門增加到一百六十門。在江西岸的蘆灣,鞏固炮臺外,又建一兵營,增設火炮二十門,這便使蘆灣一帶的火炮達到四十門。虎門大戰之前,上橫檔一線的清軍火炮總計為三百七十七門。這是當時中國最強的、絕無僅有海防火力系統。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初四(2月25日),英軍十八艘軍艦突入虎門江面。大出關天培意料的是英軍並未先闖珠江主航道,或是攻靖遠等三炮臺,而是以優勢兵力、火力包圍了上橫檔與下橫檔島。英軍佔領下橫檔後,即於該島山上設立炮兵陣地。次日(2月26日)拂曉,英軍先以火炮轟擊上橫檔各炮臺。上午十時,英艦二艘(伯蘭漢號、麥爾威麗號)沿江右側進至威遠炮臺附近,對武山威遠、靖遠、鎮遠三炮臺實施炮擊。同時,英艦二艘(威厘士厘號、德魯伊德號)進至上橫檔以西珠江水道分別轟擊永安、鞏固二炮臺。在英軍的艦炮與清軍的岸炮的較量中,岸炮難支。守軍潰逃,英軍開始實施登陸,下午一時,英軍在上橫檔登陸;下午二時,英軍佔領靖遠等三炮臺,關天培戰死;下午四時,英軍在蘆灣鞏固炮臺登陸。下午五時,虎門一線要塞全部陷落,戰鬥結束。

第二重門戶又被英國人敲開了。

戰鬥的硝煙散盡,沒有人能還原1841年2月26日的戰況。確切無疑的是:英軍勝了,清軍敗了,清朝政府經營了一百三十年的邊防長城竟在一天之內被英國人不大的一支遠征軍一炮打碎了!

不是誘發國人仰視別人的強大,這失敗的事實、或一觸即潰的真相提醒國人:大中華的防衛實力,總比向老百姓許諾的要虛弱得多。

敗了,就是敗了,這是壞事。但太史公們還要從失敗中挖掘出比失敗的絕對值還要大的“經驗教訓”。好像,前人拋頭顱、灑熱血就是為了給後人留一點“經驗教訓”作為歷史財富。

但關天培、陳連升們畢竟幸運。犧牲了,留下了名字,且能用這犧牲喚起後人永恆的尊敬,這便叫“名垂青史”!讓人悲涼的是,這“名垂青史”的英雄們並沒有用自己的血肉築成長城,將敵人擋在長城腳下;更讓人傷感的是與關天培、陳連升一起犧牲的數百名男兒,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讓數字說話!讓數字表示我們遲到的懷念與尊敬!

沙角、大角之戰,清軍戰死282人,傷462人,死傷合計共744人。而作為攻堅戰的一方,英國兵無人一死亡,僅傷38人。

上橫檔一線戰鬥,清軍死傷人數無綜合統計,我們僅知上橫檔島因無路可退,清軍傷亡較重,計死亡250人,傷100多人,降於英軍者達千人以上。武山靖遠等三炮臺與蘆灣鞏固炮臺,是英軍攻堅戰重點,史書說守軍“傷亡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