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出的矛盾心理)
話說周東飛好好折磨了白家林的好奇心之後,終於把那份檔案唸了念。而白家林和石頭等人一聽,當即趕到很振奮。
原來,艾菲竟然建議全體西薩亞國民舉行全民公決,討論東薩亞和西薩亞合併的事情!
一旦能合併成功,原本就該是一個國家的兩薩亞,將再度完成統一!
艾菲是個愛國者,這一點和萊婭毫無二致,只不過兩人所走的路子不同。萊婭走的路,是她父親的老路,堅持在國內發展,最終以暴力行動推翻了原有的統治。而艾菲當年推動自由獨立運動的時候,卻是在國外,尋求到國外的大力支援。只是沒想到的是,支援他的人恰恰就是最反對薩亞獨立的人。
現在周東飛也想明白了,以聖約翰教會為代表的美國一些勢力集團,之所以同意讓半個薩亞在表面上獨立,可能是這樣更便於他們的統治和一系列的行動。比如現在的西薩亞貌似完全獨立自由的國家,那麼很多事情都會更加的隱蔽。比如那聖約翰教會,就能在這裡堂而皇之的建教堂,卻連周東飛都難以察覺。再比如,薩博魯和薩洛蒙等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等於是多了一個活動環境。再比如像艾菲以前那樣潛伏著,能讓他們的敵人(如周東飛)放鬆警惕。要不是周東飛當時行動迅速,估計就著了道兒了。
但是,兩個薩亞的統一,卻是艾菲心中永遠的追求。一個真正的愛國者,肯定不會樂意看到自己的國家一分為二。就好像當初說萊婭的那樣,也只是把統治東薩亞作為第一步,只能說大大接近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她真正的理想,也是讓自己的祖國完成最終的統一(不是現在才臨時構思的、見本書第1073章開篇部分)。
只不過當初,這種理想太飄渺了。東薩亞那邊,是由美國走狗薩繆爾森統治著的,他會無條件聽從主子的安排,絕不會推動統一程序。至於西薩亞這邊,艾菲也沒有膽量去做這件事‐‐而且他也知道和薩繆爾森根本就沒有共同語言。直到現在覺得不如拼死一搏了,才在&ldo;臨死前&rdo;簽署了這份命令。
另外,假如艾菲當初就推動統一、進而惹毛了美國某些方面,那麼他還是會受制於人。比如要是再出現災年餓死人那樣的事情,又或者經濟被美國和美國的盟國全面,那麼他追悔莫及。
但是現在,具備了相應的條件。
第一,東薩亞已經變了天,取薩繆爾森而代之的,是一直推動祖國統一的萊婭。艾菲知道,萊婭是個很純粹的愛國者,而且是美國的敵手,肯定會想辦法推動這件事。
第二,美國已經很難從經濟上制約東薩亞或西薩亞了!只要周東飛願意,甚至一個心怡集團就能帶動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別的不說,一個祈福島建設規劃,一個鐵礦場開採,就能讓統一後的國家保持高速的經濟發展。
第三,艾菲也同樣能看得出,美國不會對現在的薩亞動手。雖然不知道萊婭使用了什麼手段,迫使美國航母編隊離開。但艾菲可以確定,萊婭手中肯定有一些重要的東西,等於捏住了美國這條毒蛇的七寸。而美國要是現在不動手的話,等到以後形勢穩定了,很多事情都成了既成事實,就再也沒藉口找麻煩了。
綜合考慮以上幾條因素,艾菲當即判斷出:現在就是東薩亞和西薩亞合併的最佳時機!
而且,現在合併還有另外一個不易察覺的有利條件,那就是&ldo;個人威信&rdo;!
毫無疑問,現在的萊婭在東薩亞具有無可爭議的個人威信,甚至都被推到了女王的位置上,可見東薩亞的民眾對她是何等的尊敬和崇拜。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