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安那個小子……
第977章 忠魂千古
站在關城上,左右險峻,前後崎嶇。
「若是再來一場雪,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沒法打破雁門關。」
張舉很是自豪的介紹著情況。
包拯點點頭,抹了一把臉,說道:「老夫早就聽聞雁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日一見果然。遙想楊業當年在此據守,數度擊敗遼人,讓人讚嘆不已啊!」
楊業楊無敵,那是一個傳說。在那個時代大宋對遼軍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只是趙老二統合不力,又沒有自家大哥的威信,於是在高粱河慘敗,從此不敢北窺。
沈安忍不住問道:「包公,楊無敵是被人害死的嗎?」
沈安前世從小就看連環畫,大了看小說,忠勇楊家將能讓熱血沸騰,那些奸臣讓他咬牙切齒。
可到了大宋後,他發現這些大多是編造的。
除去楊業和楊延昭之外,其它的大多是野史編造。
沈安為此還問過折克行,問他家那位老祖宗可是能上陣殺敵。
佘太君啊!
後世多少人稱讚的女英雄。
這個佘就是折家的折,以後誤會來誤會去,最終弄成了佘。
可折克行語焉不詳,大抵覺得沈安是個神經病。
這年頭哪有女子統軍上陣的?
就算是有,那也是遼國和西夏女人,大宋是萬萬不可能的。
包拯看了沈安一眼,那眼神大抵就是:這小子又抽抽了,回頭老夫抽他幾下。
「耶律洪基是大張旗鼓的來了嗎?」包拯舉起望遠鏡看過去,卻看不到一個遼人。
張舉說道:「是。下官令斥候走小路去查探,發現了旗幟,還有精銳騎兵。」
「什麼精銳?」
「曳落河!」張舉的呼吸緊了一下,「包相,非是下官無能懼怕,那曳落河……」
包拯神色肅然,「老夫知道,所謂曳落河,就是胡語的壯士之意,前唐時安祿山的三千曳落河就攔截了郭子儀的數萬精兵,可見一斑。」
「包相高見。」張舉擔心自己會被斥之為膽怯,到時候包拯就地把他給拿下。
「曳落河……」包拯問沈安:「你可知曉?」
這個姿態讓張舉鬆了一口氣。
作為武人而言,他必須要聽從包拯的指令,可他卻害怕包拯對戰事指手畫腳,大敗之後他還得去背鍋。
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現在沒這句話,而且有些文官以自己文武雙全為榮,可一問可殺過敵,馬上就原形畢露,說自己學的是萬人敵。
什麼叫做萬人敵?
統帥叫做萬人敵。
可大夥兒找遍了大宋文人需要讀的書,就特麼沒看到有教授怎麼做統帥的。
這是信口開河啊!
可誰敢去揭穿?
而包拯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去問了沈安,這就是一個極好的姿態和開端。
老夫不會瞎扯淡,都安心吧。
「曳落河……包公,遼人有軍隊二十餘萬,內部號稱強軍的不在少數。耶律洪基此次親來朔州,定然是精銳盡出,所以咱們無需去管什麼曳落河,若是來了,咱們只管用弩箭火藥招呼他們。」
這時候去說什麼敵軍的精銳,有必要嗎?
大宋騎兵稀少,沒法和遼軍對壘,所以一旦開戰只能是防禦戰。而防禦戰對於現在的大宋而言,真的沒必要去計較對方的軍號,否則會動搖軍心。
包拯懂了,他拍著城磚說道:「耶律洪基不會白來,不是打西夏就是打雁門,所以斥候多派些去……」
「包公,下官願意去打探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