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行,父親又命令說,“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父親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書房,魯迅繼續讀著,揹著,強記著。“粵自盤古,生於太荒”的字句,終於像惡夢似地在他腦海裡跳動、奔突,最後奇蹟般地鉗住了他的記憶,接著又像符咒似地從他口中默唸了出來。於是父親冷冰冰地點了點頭說:“不錯,去罷。”可是經過了這場惡夢的襲擊,魯迅被賽會激起的狂喜已經煙消雲散,滿腔的熱情也已經冰涼了。

魯迅無法理解父親這種嚴酷的感情,然而正是這種嚴酷的愛,和在遠方的祖父的嚴格的教誨,使魯迅在少年時代就已經博覽群書,具有相當高的文化素養,為他日後創造我們民族的文學藝術高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魯迅剛滿七歲時,周伯宜就把他送進私塾,從這時候起,魯迅開始了從家庭和學堂這兩個地方同時吸取知識的乳汁。他的第一個開蒙老師,是遠房的叔祖父周玉田。這位老人藏書很多,像繪圖本的《山海經》和《毛詩鳥獸草木蟲魚疏》這些印著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的書,最使魯迅神往,他從小就表現出愛美的天性。他的父親命令他背熟的關於中國歷史的讀本《鑑略》,也是周玉田採用的教材。魯迅後來還曾就學於另一位性情乖僻、也是本家遠房叔祖輩的周子京。到了十二歲,魯迅才進入紹興城內最嚴厲的私塾三味書屋,就學於有名的方正博學的老秀才壽鏡吾。在這裡教書的還有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魯迅在這裡先後讀了《四書》、《五經》、《唐詩三百首》等書。

從七八歲開始,魯迅還按照祖父的指點,讀了《西遊記》、《水滸傳》等小說及其他許多古典詩詞。祖父給魯迅兄弟規定了讀詩的次序:“初學先誦白居易詩,取其明白易曉,味淡而永。再誦陸游詩,志高詞壯,且多越事。再誦蘇詩,筆力雄健,辭足達意。再誦李白詩,思致清逸。如杜之艱深,韓之奇崛,不能學亦不必學也。”在祖父的影響下,魯迅除讀《詩經》外,還讀了《楚辭》及陶潛、李白、李賀、李商隱、溫庭筠、蘇軾、陸游、黃庭堅等人的詩。

由於家庭與學校這兩方面的灌輸,知識像清泉一樣源源不絕地注入魯迅的腦海。從五歲至十七歲之間,他已經博覽了中國的許多古籍,除了當時一般士大夫所讀的《論語》、《孟子》及旁的一些儒家經典之外,他還涉獵過許多筆記和野史。那些反抗孔教的仁人志士,使他神往和欽佩,而那些關於吃人的記載,和剝皮酷刑的敘述,又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使他感到驚訝。種種令人恐怖和戰慄的故事,跟他所接觸的生活太不相同了,他暫時還無法理解這些事情的緣由。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家道中衰(5)

魯迅從小就喜歡在知識的海洋裡漫遊,他用壓歲錢的積蓄買書,特別是買他心愛的畫譜、畫冊,如《芥子園畫傳》、《花鏡》、《毛詩品物圖考》等。魯迅最初在皇甫莊見到《毛詩品物圖考》時,真是喜愛極了。後來他積了錢到書店去買到一部,便視若珍寶,偶爾發現有點墨汙或別的小毛病,就覺得不自在,趕快拿到書店裡去換,甚至換了好幾回,最後惹怒了書店的夥計,嘲弄地說:“這比姐姐的面孔還白呢,何必換掉。”這種刻薄話使魯迅生氣,不過說實在話,這個少年書迷,愛書也愛得太出奇了。魯迅買不起的書,就自己動手來抄,他從小就有抄書與描畫的習慣,三卷《茶經》、《五木經》他都親手抄過。《西遊記》、《蕩寇志》裡的繡像,他描畫下了一大本,魯迅從童年時代開始,就為他以後攀越文學藝術的崇山峻嶺,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