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圖前仔細核對,莫俊上前問道:“都統,情況怎麼樣?”
李延慶微微笑道:“曹晟那邊會完全響應我的號召,江寧府有一萬五千駐軍將聽從我的指揮,另外韓世忠會宣佈中立,但他會暗中借三萬精兵給我。”
莫俊連忙道:“平江府也有五千廂軍,還有大量錢糧,這樣軍隊就有五萬人了。”
李延慶點點頭道:“我現在擔心的是楚州劉光世,我已寫信給他,希望他保持中立,現在他還沒有態度,為了防止萬一,我需要在平江府招募五千水軍。”
莫俊笑道:“其實不必招募,五千廂軍中就能挑出三千水性不錯計程車兵,另外兩千人從江寧府軍隊挑出來就是了,都統是想封鎖長江吧!”
“正是如此,我這裡的六十艘戰船不運用起來就可惜了。”
當天晚上,李延慶在平江府舉起大旗,號召天下州縣跟隨他‘清君側!’除盡黃潛善、汪伯彥、杜充等奸佞小人。
江寧知府兼沿江防禦使曹晟率先呼應,緊接著潤州知事趙炎、常州練兵使潘岳也紛紛響應,舉起了‘清君側’的大旗。
而淮北防禦使韓世忠則宣佈以抗金大業為重,保持中立,但他卻暗中令統制徐寧和張虎率軍三萬軍趕赴江南,支援李延慶。
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
得益於李延慶之前佈下的莫俊這顆棋子,使李延慶立刻得到了平江府這座反抗趙佶的大本營,軍隊也在迅速增加。
第一天,李延慶以三千重甲步兵為核心,收編了平江府的五千廂軍,並得到了平江府的三十萬石稅糧和百萬貫稅錢。
很快,常州練兵使潘岳率八千新兵趕到平江府,使李延慶的軍隊迅速增加到一萬六千人,與此同時,韓世忠的三萬軍隊也渡過長江,與江寧府的曹晟軍隊合兵一處,迅速趕往平江府,李延慶在短短四天內,軍隊將超過六萬人。
與此同時,曹猛和高寵率領三萬騎兵走武關進入鄧州,強闖中原,偽齊王劉豫深知宋朝出了變故,便沒有下令阻攔宋軍騎兵,任由他們穿過中原南部,疾速趕往淮南。
李延慶的軍營設在平江城南,佔地數千畝,他從成都府帶來了數千頂大帳,此時全部都用上了,先後紮下了數千頂營帳,很快,曹晟率大軍從江寧府南下,也會帶來數千頂大帳,基本上就解決了軍營問題。
這天下午,李延慶著手組建了五千水軍,這五千水兵都來源於江南各地,大多是操船手,駕船能力和水性都十分高明。
他率領的六十艘千石戰船如果留在太湖不用,著實可惜了,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對於江南地區的作戰,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其實李延慶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淮北楚州都統劉光世,他始終沒有響應自己的‘清君側’呼籲。
劉光世手中的五萬軍隊都是從前宗澤的隊伍,宗澤去世時,天子趙構和太上皇爭奪宗澤留下的八萬大軍,最終一分為二,趙構得到的四萬大軍交給了岳飛,而太上皇趙佶得到的四萬軍就交給劉光世。
劉光世的父親劉延慶可是高俅的心腹,對趙佶忠心耿耿,如果劉光世對趙佶沒有表達過忠心,趙佶絕不會把四萬軍隊交給他。
正是有這一點明悟,李延慶才必須要防備劉光世的軍隊南下,從背後襲擊自己,所以建立一支水軍封鎖長江就很有必要了。
不過李延慶還在耐心等待阮氏三雄歸隊,他們從臨安府趕來,應該就是這兩天了。
“啟稟都統,阮氏將軍到了!”一名親兵在門口稟報。
李延慶連忙道:“讓他們進來!”
片刻,阮小二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都統!”
“辛苦了,快快請起!”
李延慶請他起來,又向後看了看,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