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過去了,一石糧很快就漲到了五六千錢,而很多世家大戶的糧食根本不向外出售,其它的物資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司馬十七郎差不多天天要與盧八娘商量糧食的事,現在淮北軍每天要用掉一百石糧食,而且一路北上,陸續還新加入的人,現在手中的糧食不用說支援到明年秋天,就是過冬也不能。總之,買糧的事還要再抓緊。

盧八娘一直在廣開門路想辦法弄糧食,“我派了更多的人去更遠的地方聯絡買糧,又拿出大戶人家喜歡的高階錦緞,還有孟白送的金銀錠換了些糧食,再有先前給丁桂、吳璉等人帶信時也讓他們想辦法多帶些物資過來。”

吳璉是為盧八娘掌管益州牧場的人,也是她唯一留在益州的心腹,既然不可能再回益州了,盧八娘便通知他也來淮北。雖然丁桂和吳璉都是一時才俊,也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助力,但司馬十七郎也明白,從千里之外趕來,他們不可能帶過來大量的糧食,“我們還要想辦法在沿路儘量籌集,到了淮北,千里荒地,就是想籌糧也沒有地方可籌了。”

但是再難,司馬十七郎也不會縱兵去搶,他注重名聲,帶兵一向不擾民。他也想出了新的辦法,那就是每到一處,親自折節拜見當地士紳,懇請他們或贈或賣些糧食支援他北伐。靠著他過去的人望,又得了些饋贈,盧八娘也藉機買了些糧食。總算收到了近兩萬石糧食,但錢帛也全都花乾淨了。

到了最後的一段路,到了當年受到蘇峻之亂最重的平郡,正是司馬十七郎率軍將蘇峻趕了出去,恢復了這裡的平靜,所以重新走過這裡時,司馬十七郎受到了士紳百姓簞食壺漿相迎。

雖然剛到平郡的境內時,於郡守便遣人表達了熱切歡迎之意,但是在城門外,坐在車中的盧八娘聽到外面的喧譁聲還是吃了一驚,她抱起被驚醒的旭兒,開啟了簾子向外看。原來郡城外面早已經聚集了上千人,最前面的是身著官服的於郡守和十幾個官員。

車隊停了下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繼續前進,一路上路邊的男女老幼紛紛將手中的食品獻給淮北軍,氣氛之熱烈,讓不容易受到感染的盧八娘都有些動情了。回想司馬十七郎不聽自己的勸阻冒著生命危險去平叛,現在看總算還是有回報的。

當盧八孃的車到了郡守府的門前,郡守夫人早已經熱情地出來迎接,並將她送到了準備好了客房,請她先沐浴更衣。

郡守府裡已經擺好宴席招待淮北軍,就是最普通的軍士也有專門招待他們的酒宴。而盧八娘與朱夫人等則參加了平郡官員夫人們的宴會。

平郡因蘇峻之亂而大傷元氣,現在雖然有所恢復,但依舊比起昔年繁榮的景象相差甚遠。淮北軍一路走來清楚地觀察到,人口凋零,農田裡長滿了雜草,殘垣斷壁比比皆是。眼下,郡守夫人的宴會也不甚豐盛,官夫人們的穿戴更是平常。

可就是這樣,於夫人還是主動提起了淮北軍所需的物資,“過了淮河,天氣就要冷得多,我們平郡的女眷們為淮北軍準備了三千件冬衣,五千雙麻鞋,還請王妃笑納。”

這可不是小數目,聽說這是平郡的婦人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湊出來的,盧八娘激動地站起來答禮:“這真是雪中送炭,淮北軍會永遠記得平郡諸位夫人們的恩情!”

朱夫人和一同前來的女人們也都感動不已,有的人還掉下了眼淚,“從京城出來,繁華之地也經過不少,可是最艱難的平郡卻對我們淮北軍傾囊相助。”

“正是因為平郡經歷了戰亂之苦,才對淮北軍特別感激。”於夫人亦非常感慨,“希望淮北軍早日收復河南,讓我們淮南不再時時受到戰火的衝擊。”

這正是淮南人理解支援淮北軍的原因,他們飽受戰火的痛苦,比起京城裡歌舞昇平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是要靠有人犧牲才能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