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主意,如今他知曉我在官家跟前的分量,又怎會輕易將變法一事告訴我?萬一我使壞怎麼辦?”

蘇軾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這樣是最好不過了,我巴不得他與你劃清界限,他還未入朝,就已樹敵無數,我怕他牽連到你。”

蘇轍心裡一暖,道:“六哥,你放心,我自己會小心的。”

“倒是你,如今朝中即將有一場軒然大波,你一定要小心,特別是王安石,少招惹他。”

一開始蘇軾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他很快就見識到蘇轍的話並沒有錯,王安石剛回汴京並沒有忙著休養生息,而是忙著對付起鉅鹿郡公與靈壽縣主,還是一點都不避諱的那種。

甚至他還在公開場合說什麼雖說當初他遇刺一事是濮安懿王所為,但濮安懿王已經入獄,父債子償,他不找鉅鹿郡公等人報仇找誰報仇?

可憐靈壽縣主謀劃了一通,報仇一事剛剛開始,就被王安石捅到了官家跟前。

王安石做什麼事情都非常認真,就連告狀一事也不是鬧著玩的,人證物證皆呈現於官家跟前,說濮安懿王府一家有謀反之心。

官家免不得懲治他們一番。

可憐鉅鹿郡公聽聞蘇轍上次那番話後一直沒什麼動作,卻被靈壽縣主牽連,一家子被貶為庶人,發配邊疆去了。

忙完這件事。

王安石就入朝當他的副宰相去了。

他對變法的堅持是多年如一日,剛回汴京就與官家說起他的變法之策來。

這次他呈上去的摺子比當初足足厚上一倍,從方方面面囊括了變法,從富國、強兵、選才等各個方面下手,確保無一遺漏。

到了最後,他更是跪地道:“……臣這些日子好好想了一番,覺得先前蘇轍蘇大人的話說的很對,當日臣的變法之策並不適合推行。”

“但這些日子,臣四處走訪,更是詢問過許多老百姓的意見,所以又重新研究出變法之策,還望官家三思。”

近來身子好轉不少的官家也察覺出朝廷問題很多,再見王安石字字句句言之有理,便道:“這件事你就著手安排好了。”

末了,官家更是道:“若有什麼拿不準的事,就與蘇大人多商議一二吧,他也是個聰明人。”

王安石連聲應是。

很快,王安石就推出了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十多項變法

之策。

滿朝譁然。

反應最大的是歐陽修,範鎮這些老臣,用他們的話來說,變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就拿青苗法來說,朝廷向需要的百姓提供低息貸款,出發點雖是好的,可若是老百姓還不上錢怎麼辦?若是借錢的老百姓突然暴斃身亡又怎麼辦?若是有官員與老百姓狼狽為奸,坑騙朝廷的銀子又怎麼辦?一個個問題根本不像王安石說的那樣簡單。

還有保甲法,朝廷把老百姓編為保甲,互相監督,雖說是為了基層的治安,但給不給這些老百姓工錢了?若是給工錢,給多少才算合適?若有人佔了名額不做事怎麼辦?若是不給工錢,那讓老百姓們白白浪費勞動力,老百姓能願意嗎?

……

幾乎每一條變法之策歐陽修等人都能找出弊端來。

歐陽修再次率領朝中文武百官上書,懇請官家三思。

可惜這次官家似乎站在了王安石這邊。

年邁的歐陽修便帶著文武百官跪在城門,請官家三思。

秋雨蕭瑟,淅淅瀝瀝的雨水打溼了歐陽修等人的衣裳,頭髮,歐陽修,範鎮這些老臣們一開始身姿跪的筆挺,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的身子就矮了下去,可見是身子有些受不住了。

內侍不知道第幾次出去勸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