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力。

回到城守府,趙禹便下令討虜軍並五行旗精營入城,關閉四門,及時實行宵禁。他不清楚葉家最終會否屈服,所以要表現出自己不吝惜大肆屠殺的決心!

徐達常遇春一身戎裝坐於右側,劉伯溫、杜遵道等一干文士在左首,全都斂息凝神望向上首的趙禹。幾位掌旗使則盡數分往城門處,預防有武功高手趁機奪城。整個滁州城充滿肅殺氣氛。

這一座原本的知府衙門,本是百年前蒙古人南攻大宋時所建的統軍萬戶府,節堂儀門點將臺一應俱全。按照趙禹的吩咐,此時前門大開,點將臺下擺了八個案子,每個案子上擺了一枚官印,從知府官印依此向下。這是為來拜會的滁州士紳望族準備的,先來先取。滁州有名望計程車紳之家共有九戶,明日之後必有一家要在滁州除名!

對於趙禹的安排,杜遵道略顯猶豫,遲疑道:“滁州眼下局面尚可,這樣激烈的手段,只怕要適得其反啊……”

對於這個和自家二哥同窗的原國子監生,趙禹印象不錯。杜遵道沒有一般書生的迂氣,處理案牘瑣事頗有心得,這一個多月來安置教眾並整理戶籍,此人都出了大力。

聽到他這般說,趙禹認真解釋道:“杜先生不是江湖中人,對那些名門大派見解難免不深。這些門派紮根一地,以行俠仗義為名,以江湖仲裁自居,以師徒傳承為紐帶,影響深遠比之官宦世家還要強。尤其眼下世道紛亂,誰都樂意與他們結個善緣,危機時尋求保護。這樣強大的號召力,遠非尋常江湖幫派能夠比擬。那殷梨亭出面保護葉家只是一個苗頭,若不能快刀斬亂麻將隱患扼殺在萌芽中,過不了多久只怕合城士紳都要託庇於武當派,到時候這滁州城,還算是我們的麼?”

聽到趙禹的講解,杜遵道才知事態之嚴重。自古以來,便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不論多強盛的朝代,要統治四野八荒,所謂民心向背最重要是爭取地方鄉紳士吏的人心。若有這一群人擁戴,自然政通人和事半功倍,但若這群人離心背德,無論多開明善意的政令,下行到地方上都會變了味道。

若合城士紳都有恃無恐的不遵五行旗政令,縱使一時佔了滁州城,也難以紮根於此。濠州紅巾軍之所以輕而易舉攻下滁州城,與滁州士紳不肯支援元廷不無關係。而五行旗若想真正佔據滁州,這次與士紳的較量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不過,杜遵道還有一個疑惑,便開口問道:“若那葉家不肯就範,難道明日真要屠盡滿城士紳?”

這一次,不待趙禹開口,劉伯溫便回答了他:“主公將官印擺於點將臺下,正是預防了這一點。杜先生你莫看府衙前門可羅雀,其實那些士紳們對此地情形早已瞭解通透,眼下斟酌拿捏,不過是自抬身價的手段。他們不肯定自己歸附後主公會給他們多大權力,因此才遲遲不肯前來拜見。”

聽到這話,杜遵道搖頭嘆息道:“我出身貧寒,自小便感受到鄉紳魚肉鄉里的害處。他們盤踞一方,根深蒂固,朝廷但凡有什麼徵捐雜稅,落到他們手裡操辦,總會無端加上一層。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縱能改朝換代換了皇帝,卻換不了他們,百姓終究還要過苦日子!”

這個話題太過沉重,一時間眾人都不知如何作答。他們加入明教,各自心中未嘗不是懷著一番熱血,不只想驅逐韃虜,更想一革前朝弊端,創造一個真正能讓百姓受惠享福的新天地。可是事到臨頭,卻驀地發現,他們終究還是繞不開鄉紳的阻撓限制。

良久之後,趙禹才喟然嘆道:“歷朝歷代,但凡雄心之主,無不有用兵四方、開疆拓土的舉動,除了揚威異域這虛妄說法,未嘗沒有革除弊端的念頭。人民會繁衍,土地卻不會增多,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到最後耕者無其田,世道便要大亂。究竟怎樣做才是正理?只怕那至今還未降生的明尊也說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