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又站得擠,猝不及防之下,死傷甚為慘重。

關牆上面的弓箭兵一箭接著一箭,只往最密集處射去。公孫瓚軍一陣混亂之後,後軍才開始退卻,讓出後退的道路。但那時,死傷已接近三千。距離關牆一百五十步到兩百步的範圍內基本上沒有喘氣的了。緊接著,高順計程車兵身體露出關牆,開始射殺近處的公孫瓚軍。

公孫瓚本人,以及劉備,就離關牆甚近。經過這一陣慌亂,盾牌拿了出來。在親兵的掩護之下,一步步向後退卻。公孫瓚的馬匹中箭,把公孫瓚摔了下來。因這一摔,盾牌露出空隙,又被射死了三個親兵。公孫瓚腰上亦中一箭。劉備見狀,忙自己跳下馬來,往後退卻,最後沒有受傷。

退到箭雨範圍之外,公孫瓚這才檢視傷口。還好,傷不重。公孫瓚是帶有輜重同行的。本來就有云梯。而且攜帶的雲梯,比臨時做的雲梯要好多了。因此,當即就著手佈置攻關。

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

隨軍攜帶的雲梯是需要組合的。公孫瓚從北平出發之前,就知道要進攻汜水關,因此就帶上了足夠的材料。能夠組成二十架雲梯和一個井欄。

井欄,指水井四壁用木架呈“井”字形從下而上壘成的、用來撐住井壁使其不塌陷的構築物。井欄凸出地表的部分能夠防止人們跌入井內,也能夠被常人所看見。實際上地上地下的整體構築物才叫井欄。

按照井欄的形狀,搬到地面上來,下面再按上輪子,就形成攻城武器了。攻城時士兵站在井欄頂部,以弓箭等遠端武器對守城士兵高度相同或居高臨下地進行攻擊,可以極為有效地掩護雲梯登城部隊的行動。一般井欄高度與城牆相當,在六丈左右。公孫瓚帶來的材料能做四個。因為汜水關牆高二十丈,就只有做成一個了。二十架雲梯也是這樣。本來可以做成雲梯八十架。也因為汜水關是平常城牆的三倍高度,這才變成二十架了。

組合好雲梯和井欄之後,天色已晚,公孫瓚軍就地宿營了。

公孫瓚找到劉備,問:“依玄德之見,汜水和虎牢攻哪邊為好?”劉備道:“就關口來看,都是一樣的。但守關的人不同。田澤坤不在這裡定在虎牢。故我軍仍攻汜水為上。”

……

以往,在右北平,公孫瓚所對敵人,多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於平原上騎兵的運用,公孫瓚頗有心德。而對於攻城、攻關來說,就很一般了。

次日,卯時點將,辰時進兵,戰鼓擂響,馬蹄踏踏。首先是井欄,推到了距離關牆一百五十步距離的位置。這是弓箭的有效射程範圍。井欄上面,有三名大力神箭手,即將與守關士兵對射。上面有木板保護那三名大力神箭手基本不受對方弓箭的傷害。此時,這三人眼見守關士兵正隱藏在牆垛的後面,暫時沒有射箭。

下面計程車兵繼續推進到距離城牆一百步。然後,關牆上面計程車兵開始從城垛的孔洞往外射箭。

當然可以從城垛孔洞射箭,但這箭的距離就近了。殺傷範圍極其有限,尤其是在攻關士兵有防備舉盾牌的時候。這當然是因為關牆上計程車兵受到了井欄壓制的原因。

距離五十步了,步兵們開始建立一個個的小型盾陣,以便弓箭兵與關上對射。很快,盾陣完成,弓箭兵就位。又一通戰鼓擂響,最後五十步,公孫瓚軍發動了猛烈的衝鋒。

……

裝火油的罐子,其大小通常跟酒罈差不多。這樣說,還不具體。因為酒罈也有大有小。一般常見的酒罈,是十斤裝的。裝火油的罐子像的就是這個。這是因為,做大了,萬一破損,損失慘重;做小了會增加搬運的次數,勞神費力。

田潤穿越來了,純粹的容器,就變成了出人意料的武器:一斤裝的小罐子就出來了。

這種小罐子,罐口比較緊。只要傾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