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珠子的來頭很大,可以追溯到清初時期,是當時光孝寺的一位高僧的法器,這位高僧是光孝寺的方丈,同時也是佛界赫赫有名的大師,正是普德大師。

“原來是普德大師的法器。”

錢老聽了智仁大師的解釋,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而秦宇卻是一頭霧水的看著智仁大師和錢老,普通大師又是誰,他根本就不知道。

“秦師傅,普德大師在清初的時候很有名,那時候滿人剛剛入關初定天下,曾經邀請普德大師前往京城坐禪,其實說白了就是想要利用佛教的影響力,讓普通百姓接受他們的統治。”

錢老開始給秦宇講述起關於普德大師的故事,秦宇這才知道,這也是一位擁有傳奇色彩的高僧。

當朝廷的人找到普德大師時,普德大師卻直接拒絕了,以出家人不參和俗世間的事情為由婉拒了。

不過當時的滿人剛打下江山,一身的戾氣,自詡高漢人一等,普德大師的拒絕,引起了他們的憤怒,便打算派一支騎兵深夜屠盡光孝寺的僧人。

只是,當這支滿人士兵晚上來到光孝寺時,卻發現光孝寺門口坐著一個僧人,等他們走進一看,這僧人正是普德大師。

普德大師一個人坐在光孝寺的門口,手裡拿著一顆珠子,看著圍上前計程車兵,也說說話,就這麼唸誦的經文,那些士兵遲疑了半響之後,最終還是有兩位士兵舉起手中的長矛朝著普德大師刺去。

只是,當那兩士兵舉起長矛的瞬間,普德大師突然將手裡的珠子朝著上方拋去,一股黑煙便從珠子裡冒出來,很快將這群士兵都籠罩在當中。

這些士兵被黑煙籠罩,只感覺耳邊傳來陣陣陰風,然後就聽到各種鬼哭嚎叫之聲,全身都嚇的冰涼,慌不擇路的逃竄離開,而這之後也就在沒有清兵來上過光孝寺。

“這件事情後來傳開,不少人懷疑普德大師當初手裡的那顆珠子應該就是佛家所說的鎮怨珠,汲取了許多冤魂鬼煞的怨氣,歷代佛家高僧都會有一顆這樣的珠子,平時用佛法超度這珠子裡的怨氣,佛經上有這麼一句話:待得珠內怨氣消,方能證得羅漢果。”

“錢老果然是見識非凡,沒錯,我師兄手裡的這顆珠子正是鎮怨珠,由普德大師傳下,到現在已經歷經三百年,只是裡面的怨氣還沒有完全超度完。”

“鎮怨珠?”

秦宇開始翻尋腦海裡的諸葛內經,終於讓他在裡面找到關於鎮怨珠的描述。

鎮怨珠不是隨便出現的,必須是一位高僧,至少也是宗師級別的高僧許下宏願:“不消珠內怨氣,不證羅漢道果”才可以凝結出來。

鎮怨珠是怨氣剋星,任何怨氣都可以被鎮怨珠給收入其中,以前一些真正的高僧雲遊四方就是為了收集怨氣,只要鎮怨珠內的怨氣滿了,接下來就是化解,把裡面的怨氣都用佛法給化解掉後,將可以白日證道,成就羅漢金身。

所以說,鎮怨珠實際上算是一種另類的佛教僧人證道的方法,只是歷史上卻是很少有人能在有生之年將鎮怨珠給填滿又化解掉,至少秦宇沒有聽到過。(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章 道佛合作

知道了智珠大師手裡的珠子是鎮怨珠,秦宇和錢老兩人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有鎮怨珠在,學校裡的那些枉死的新教教徒的怨氣就可以被收走了。

“如是我無,如眾玄幻,不墜輪迴……”

智珠大師突然由低誦變成了高聲吟唱,而隨著他的手一揚,鎮怨珠化作一道流光,朝著學校裡面射去,隨即便消失不見。

鎮怨珠的突然飛起,把馬爾科姆一群老外給看的一愣一愣的,這些老外相互對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成了?”

半個小時過去,秦宇臉上露出精光,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