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絲兒也不會造反,全都理得水滑油亮,從髮根順到發尖子。
奶奶從不買頭油,她說外面的頭油不乾淨,只用自己親手做的桂花油,老家後院長著兩棵桂花樹,每當桂花盛放的時節,奶奶就會親自到院裡把地上的落花收集起來洗淨晾乾,浸在清油裡,製成香甜的桂花頭油。
奶奶常說用桂花頭油梳髮既美觀又保健,所以她從來沒有為脫髮煩惱過,就算年紀一大把,頭髮依然濃密如昔。
李安民也曾臭美地用桂花油抹過頭髮,香是很香,但那種油膩膩的感覺實在不敢恭維,還特別容易沾灰,用過一次之後就沒再試第二回。
記得小時候,她經常在睡覺前躺在床上欣賞奶奶對鏡梳頭的嬌小背影,濃郁的桂花香氣能起到安神定心的作用,剛住校那段日子還因為聞不到桂花油的味道而失眠,花了半個學期才調適過來。
!!!
工大校舍後面就栽了一排桂花樹,正值八月花期,黃穗墜滿枝頭,清風一起香飄千萬家。李安民跟高涵雖然不在一個班,卻僥倖被分到同一間宿舍裡,門牌是207號,四人間,有單獨的衛浴,條件還不錯。
另外兩名舍友一個叫王佳,一個叫黃麗娟,都是很容易相處的隨和人。
這宿舍別的都好,唯獨有一點讓李安民渾身不自在,那就是沒完沒了的唱經聲,管理員大嬸貌似是個佛教徒,沒事就用她那老式錄音機放佛經吟頌,錄音機的喇叭估計有點毛病,放出來聲音絲絲的,怎麼聽都不舒服,有人跟她提過意見,大嬸回得可時尚了,她抖著腿說:“你把它當作BGM不就成了?”
之後曲子照放,心經、大悲咒、往生咒輪著來,李安民在通道里與高年級前輩擦肩而過時都能聽見她們跟著哼佛經,想來大嬸以此疲勞轟炸的方式作宣教已經有些年頭了。
這月初是祭祖節,白伏鎮的風俗就是掛紙燈引路,做麵人當貢品,當日能不出門就儘量避在家中,要為回來過節的祖先們留出一條陰陽路。
那天下午沒課,李安民跟高涵等人窩在宿舍裡打牌,管理員大嬸端著一盆帶枝的鹽水毛豆走進來,樂呵呵地說:“今兒陰氣盛,來來來,吃點毛豆潤燥消水。”
宿舍裡都是群吃貨,聽說有鹽水毛豆,連忙七手八腳地收拾好桌子,在這宿舍裡,就屬207宿舍的人跟管理員大嬸關係很好,五人圍著方桌邊聊天邊剝毛豆吃。
高涵是個無八卦不歡的人,管理員大嬸又是個不說八卦就不痛快的主,這兩人碰在一起就聒噪地沒法消停。
談完了祭祖節的習俗,高涵把話題拉到管理員身上:“阿姨,我看你不像佛教徒呀,怎麼天天放唸經?”
大嬸遲疑了會兒,嚼著毛豆含糊地說:“我也不大清楚,前任管理跟我交接時特別交代的,他說這宿舍的習俗就是放佛經,一日不放會出怪事,以前我也沒多在意,可還真給說中了,哪天不放佛經呀,宿舍樓裡肯定會發生事故,我想,放就放吧,聽唸經總比出事要好。”
管理員走了之後,高涵悄聲道:“阿姨沒說實話,鐵定有什麼別的原因。”
李安民想也是,大嬸顯然不擅長撒謊,講話時眼神亂瞟,再說哪有為了一兩件事故就想到要去放佛經,除非這事故非比尋常。
“這宿舍樓裡不會鬧過鬼吧?說不定阿姨是怕傳揚出去沒人住。”黃麗娟隨口開玩笑。
王佳從包裡拿出卡紙往桌面上一攤,神神秘秘地說:“既然阿姨不肯說,乾脆咱們自己問。”
所謂自己問的意思就是請筆仙,筆仙是中國古老的巫術——扶乩……的簡化版,算是招靈術的一種,在中學和大學女生之間比較流行。
時近傍晚,五點左右正好是申酉交接的時辰,此時陰氣上浮,陽氣下沉,既能招靈又能制靈,是玩請魂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