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直不斷反覆,而從這一年開始,江渝成立了黃河治蝗大隊,甚至是動用飛機在黃河地區噴灑殺蟲劑。

殺蟲劑確實是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後世的黃河蝗災就被徹底消滅了。

黃河治蝗大隊還結合古代先輩積累下的治蝗方法,直接從蟲卵上進行控制,同時嚴密監控雨水情況,一旦出現旱災將進入緊急應對狀態。

同時江渝開始在黃河修建水庫、水電站,不過江渝沒有搞什麼攔沙工程,因為攔沙工程並不是很靠譜。

要攔就得從源頭攔起,靠水庫攔沙只是治標不治本,另外還阻礙了山東地區的造6自然活動。

泥沙淤積並不是很難辦,每年把河道挖深不就是了。

要控制泥沙還得從源頭控制,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要想改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並不是當前的國力能做到的。

在江渝登上北洋大時代之前的清末時期,中國從未有過像12年冬天這樣,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建設活動。

幾乎農村地區能招到的勞動力都要求出工出力,有點像古代的徭役,但這次徭役不用百姓自備伙食,同時每天還能拿幾個分錢的工錢,並且在徭役結束後,還有華東集團附送的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挑選。

對於老百姓來說,在自己的家鄉修路、修水利,本來就是在為自己做事,治理黃河河道更是為了確保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這種帶有徭役xìng質的活動,並未引起什麼民怨,反而受到稱讚。

而第一屆國會選舉也在這一個冬天的扯皮、暴力活動之下逐漸得出了結果,華東商會幾乎包攬了大部分的眾議員名額。

最終在1913年3月得出了結果,在最終的596名國會眾議員當中,陶成章、章太炎帶領的統一黨佔16o名,共和黨佔96名,mín zhǔ黨佔65名,國民黨只佔53名,跨黨派者佔51名,而無黨派人士則佔到了171名。

無黨派人士佔了最多,而這些人卻是華東商會支援的,加上統一黨、mín zhǔ黨已屬於華東商會控制的黨派,以及共和黨的96名眾議員當中有56名投靠華東商會,跨黨派人士當中有26人被投靠了華東商會,而國民黨當中也有12名眾議員被暗中拉攏到了華東商會的陣營。

華東商會控制的議員數量達到了49o名,佔眾議員的82。2%,已經絕對掌控了國會眾議員。

參議員的選舉則像是便秘一樣一拖再拖,在三月終於是拉出了結果,國民黨在全國的參議員選舉中獲勝,佔1o3席,共和黨佔55席,統一黨佔12席,mín zhǔ黨佔8席,跨黨派21席,無黨派佔75人。

經過華東商會的活動,共和黨被分化出了32名議員,加上拉攏的跨黨派人士、無黨派人士61人,華東商會控制的參議員達到113人,實際控制人數已經過了國民黨的1o3席,並且幾乎是徹底的分化了共和黨。

只不過表面上人們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人們並不知道多少人被華東商會控制了,因此這次大選參議員選舉人們都認為是國民黨取得了勝利,而眾議員的選舉則是統一黨取得了勝利。

而參議員和眾議員加在一起,國民黨以微弱優勢戰勝統一黨。

按照歐洲““內閣制”慣例,帶領國民黨取得勝利的宋教仁將以黨身份組閣,而袁世凱也電邀請宋教仁北上商議組建內閣之事務。

然而一場yīn謀卻正在醞釀,為此江渝絲毫未覺。

在他看來,歷史已經改變,因此比較樂觀的以為二次革命將不會再爆了,為了以防萬一,他還特意在宋教仁北上的那一天派了一個連的武jǐng到現場戒備。

歷史好似真的改變了,宋教仁安全的坐上了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