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種類也是很多的,具體的角色,有不同的天賦和成長路線。

一開始的版本里面,設定了六個角色。

天庭陣營角色有——劍仙(人族男)、佛修(人族男)、龍女(妖族女)。

而花果山角色有——猴妖(妖族男)、狂儒(人族男)、鳳凰(妖族女)。

不同的陣營,不同的種族職業,都有不同的玩法。

王啟年設定的遊戲世界,單機版裡面已經有一點網路遊戲的雛形。只不過,單機版並不像網遊那樣,可以一個伺服器上。數以千計的玩家共同玩耍而已。可以說,這一款與其它單機遊戲不大相同的作品,其實是給網路版做鋪墊的。

在王啟年策劃方案出來之後,郝藝也是跟幾個畫師,根據電影版的概念圖,修改處遊戲的原畫。由於電影版之前準備工作很充分,所以,省去了不少功夫,原畫的工作,進度甚至比王啟年的策劃還要快。

原畫被制定之後。接下來就要將之建模。《西遊之大聖篇》是2。5d遊戲,也是像3d遊戲那樣需要建模。

3d遊戲的質量在後來越發的依賴於引擎,一款優秀的遊戲引擎,已經算是遊戲的半成品。製作團隊輸入一些模型設定。後面很多畫面的效果。都交給引擎了。

但是,2。5d遊戲屬於偽3d,對引擎的依賴更少。再說。目前《西遊之大聖篇》也沒有現成的引擎,很多程式都是需要公司自己去開發。

這樣一來,這款遊戲工作量更大,遇到的困難更多。但這也是非常鍛鍊人的,中途遇到很多的困難,這都需要發揮團隊的集體智慧去解決。

遊戲的技術團隊,幾乎每天都遇到困難和挫折,為了解困困難,就不斷需要頭腦風暴和翻資料和學習充電。這樣一來,公司裡面的技術部門,幾乎是每天都有成長。

對此,王啟年不僅感慨——勞動是最鍛鍊和改造人的!

很多的行業,如果光的讀書,而沒有實踐,也許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多大的進步。但真正開始參與這些複雜,技術挑戰性很高的工作的時候,人的潛力會一點點的被釋放,能力也是一點點的增長。

可以說,製作遊戲的過程中,遊戲團隊裡面的人才,人本身的價值,是在增值的!人才成長帶來的價值,也是公司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1月19日,《西遊之大聖篇》遊戲製作也有一個月時間了。耗費的資金已經有200多萬元,這些員工本身不是太花錢,但經常要引進一些裝置和軟體,都是花錢的。

有些專業的軟體,王啟年聽都沒聽過,還是英文版的。隨便一套就是幾千、上萬美元。這種正版的開發工具。再加上購買了大量的專業資料、素材,就花費了150萬元人民幣。

當然了,王啟年認為這筆錢花的值,比如,不少為了開發遊戲的軟體,居然是和動畫和電影特效方面是通用的工具。也就是說,員工們對這些工具掌握的純屬了,理論上,也可以向意馬工作室那樣,給電影加工特效。

“年哥,這段動畫您看,怎麼樣?”林小樹臉上帶著疲倦,將王啟年拉倒電腦面前。

“我看看!”王啟年說道。

電腦上放的是用程式編的人物的戰鬥的動作。首先,調出來的是一個人族的少年,這自然是“劍仙”的角色了。

遊戲裡面人族走的路線類似於法師,主要的攻擊方式是飛劍遠端攻擊!

“飛劍”是中國古代仙俠小說裡面常見的一種道具,唐代的小說裡面就有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的飛劍。

在現代的影視作品當中,“飛劍”也是越來越常見了!

就如徐克的《蜀山》飛劍鬥法的場面,就顯得令人耳目一新。若是當年的武俠片,乘機轉型為仙俠片,應該還是大有所為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