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深刻、內涵,不符合我們國家整體利益的。而且,很多的文藝片的內涵、深刻,其實就是把獻醜,把醜陋的一面,獻給專門喜歡看醜咯的變態們欣賞!

很多不積極健康的片子,是邪道。正道不走,你們走邪道。走邪道就算了,非得損害我們中國人。吃中國人的血饅頭,來讓你們成功、成名,受外國藝術同行讚賞?!

我們小夥伴公司走到現如今這般地步,是因為我們認識到——只有中國的,才能發展成世界的,我要把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好,讓別人迎合我們,這樣才是中國電影行業努力的方向。而如果,我們連中國本土的做不好,本國的觀眾都不喜歡我們的作品,而跑出去迎合外國人,將來是不可能獲得世界級影響力的。你們自認為的那種影響力,不值一提,藝術片內部互相捧臭腳,互相吹!得不到觀眾市場認可,就說明你們錯了!

我在我們小夥伴公司內部說,我們的目標的星辰大海!再換個說法就是,我們不迎合外國人,要讓我們作品征服外國人。不是征服外國人裡面的藝術家,這種藝術家,我們不認為他們的看法很重要。

我們認為重要的是市場,普通大眾的市場。征服了大眾,嗯,不看藝術的大眾。那麼,我們就征服了世界,我們就可以讓旗下的員工收入很高,讓他們跟好萊塢巨星一般,一個個成為億萬富翁。與此同時,我們賺到錢之後,又反過來投資給新人後輩。讓他們出道環境比你們、我們出道時的環境要好!

其實,這也是我們舉國上下要做的事情。gdp要搞上去,收入很低的貧民,要讓他們收入提高。什麼電影、遊戲、動畫等等各種藝術在當代都沒有國際影響力,我們要把影響力搞上去。影響力,不是你們拿的那些獎,沒用,那些將不是代表一個國家藝術的影響力。衡量藝術影響力的是市場,有市場,才有藝術影響力。市場越大,影響力越大。

藝術片跟商業片相比,只相當於商業片的幾十分之一的市場!如果,不是圈內人士掌控媒體,不斷的宣傳。那麼,藝術片,就更沒有存在感了。

比如,我們國內電影市場只有10億規模,你們在外面窮折騰,拿一連串的將,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還不如好萊塢的一部大片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大。

別自以為是,沉迷於拿獎了。相對於拿獎,票房更重要!

如果我們國家現在票房市場是100億,我們電影影響力就會更大一些。如果,市場有300億,全世界娛樂圈都會關注我們。如果有1000億規模,嗯,好萊塢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手底下就有導演能拿獎,國內國外都能拿獎的導演,著實不少。但是,我經常跟他們說,拿獎是小孩子玩的,別太一直沉迷文藝片這種小孩子玩的東西。一直沉迷的話,導演就長不大了。

所以,我們公司的導演,一般不會太重拿獎。即使拿獎,也是宣傳目的,或者是鍛鍊一下。真正有出息的導演,我給他成長空間。也就是透過拍商業片升級。一開始新人導演,我讓他拍100萬練手,虧就就虧了,一年虧十部二十部,小夥伴公司虧的起,我們公司股東,半句話也不說,當作練兵,培養新人。

100萬給他拍片,如果他是被埋沒的黑馬。可能就給我拍出幾百萬、我千萬票房的片子。然後,我就給這些證明自己能力的導演更大的專案鍛鍊,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他有本事的話,我公司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我讓他拍《泰坦尼克號》那種大手筆。

至於拿幾個獎……在我公司,也就投簡歷,遞送劇本的新人有點用。成名的導演,我們都分析他拍出來的片子,票房多少。有幾部電影是盈利的,盈利和回報的機率是多少!

此外,技術創新能力,對於世界娛樂消費市場,也就是觀眾愛看什麼片子有敏感直覺。甚至說,導演天分好,他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