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科學知識,在面對自己的工作具有絕對的理性。但當她面對愛情的時候,又完全暴露出女人那種純粹的,極感性的認識。

“親愛的簡,你誤會我了!從人種學的角度上講,混血兒在某些方面更具有優勢。如果從民族學上講,一個關於包容其他種族的民族,就更是一個優良的民族!”

哈,如果此刻已經回到德**中的那位波西米亞下士——希特勒先生聽到唐雲揚這樣的解釋,一定是會生氣的。

雖然歷史正是由於此人的作為,而發生了那樣戲劇性而又慘絕人寰的轉變。但現在為止,他還沒有加入到“德國工人黨”這個組織之中,對於某些慢中關注著他的眼睛,未免會有些失望。

飛艇平穩的飛行在歐洲的,戰爭剛剛結束的大地之上。這時的飛艇由於不是在戰爭時期,所以飛得並不高。沿途諸國,對於中國飛艇這樣的過境,大約已經是件相當習慣的事情。

各國政府,對於他們攜帶的,來自東方的各項產品,也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歡迎。畢竟,這些飛艇有正在逐漸崛起的中國為後盾,還有現在已經遍佈歐洲各國的,帶有一定幫會性質,明面上又是正當經濟團體的“中華會館”的支援。

為了社會的安定,各國政府也不大願意招惹他們,而且這些人的利益只要不受非法干涉,一般來說對於做生意更加熱衷。甚至有的時候,“中華會館”可以私下為一些小國家,作一些別的團體無法做到的事情。

由於進入和平時期,飛艇的速度並不快。尤其是在使用了煤氣為動力來源之後,速度比起燒油的時候,要低一些,航程也要相對的近一些。甚至,這樣的改變受到一些國家的笑話,畢竟在他們眼中,這是某種形勢的倒退。

但不爭的事實是,這種燃料在有樹的地方,就非常容易獲得。而世界上,還沒有一處沙漠大到,可以使飛艇完全無法跨越。所以自帶製造木炭裝置的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到地面上去買此木頭來補充自己的燃料。

況且,一氧化碳燃燒之後,不過生產的是水和二氧化碳,後者同時又是產生煤氣所必須的一種新增氣體。所以排放的汙染,比之汽車、輪船又要少許多。木炭的廉價,又多少彌補了因此速度降低而帶來的損失。

其實這種東西,如果可以精細的利用的話,它的效果恐怕有如以色列的“乾旱農業”技術一樣,可以為國家帶來超額財富。至於說廣泛使用飛艇是不是一種倒退,本書的後面自然會敘述。

歐洲人,除過德國人之外,顯然大多數國家對於飛艇並不是那麼感興趣。倒是中國使用“奔雷式”攻擊機改進而來的雙引擎小型客機身影,在歐洲的天空上,不時可以看得到。

下面,世界航空的發展,在唐雲揚眼中的軌跡是相當清晰的。那就是,世界將進入到一個以飛行為運動,並不斷使用這種新的交通工具挑戰各種極限的發展過程之中。

例如,飛越英吉利海峽、飛向南、北極方面,或者飛越整個北美大陸而不著陸,或者是使用飛機進行環球飛行,等等方面的探索與發現的年代。唯一,唐雲揚對於這個世界的貢獻,實際不過是促進了單翼機及航空母艦的發展佈局。

如果僅從航空科技上來講,世界並沒有因為他的出現有什麼過於重大的變化。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也沒有改變。除過變化最大的中國之外,僅僅是一些可能在未來的世界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各人命運的變化。

例如,居住在德國魏瑪共和國給予的“保留地”的威廉三世和他的家人,或者是原本應該死於“契卡”槍彈之下的兩個孩子。

又或者是那些曾經在上海灘叱吒風雲的黑幫大佬,曾經沒有**的歐洲華人,有可能被納粹屠殺數百萬的猶太人,等等諸如此類的,對於整個世界可能根本沒有任何影響的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