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可以照舊當他原來的官兒。

留用雖然是留用了。但是,必要的姿態還是要有的。

於是他上書請求辭去官職,回家養老。

其實,他現在的年齡也不過五十來歲,正當壯年,離養老還差得遠。但是,若是就這麼心安理得地繼續當官兒,則未免又有些不識時務。

其實,許多前朝官員,玩兒的都是這個把戲。

上書假意要辭官,但是皇帝不允,這才繼續安心地當官兒。

姜明前也是如此,上書後,皇上不允辭官,這才算是走完了程式,繼續安心當官兒。

這一日,姜明前巡查刑部大牢,見到了仍然關押在此的前朝兵部尚書李源。

此前,因為要跟兵部接洽流人事務,姜明前經常跟兵部打交道,跟李源很熟。

關於李源跟三藩的關係,他也早就知道。按理說,李源跟三藩關係深厚,曾經給三藩出力不少。新朝建立,論功行賞,也該有李源一份兒。

李源屬於被遜帝關進大牢的,現在理應放出去。

沒想到,新朝已經建立了,李源竟然還關押在這裡。

“姜兄,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這下子我可有救了。”

李源神情憔悴,鬍子老長,一身囚衣早已經骯髒不堪。

“莫非是李兄?你怎麼還在這裡?”

“可恨這幫獄卒,我叫他們去找皇上,竟然沒有一個人去給我跑腿兒送信兒的,盡是些狗眼看人低的東西。看我出去後,怎麼收拾他們。如今你來了,總算是好了。你去找皇上,就說我還在這裡。新皇登基,我也是功臣之一,待我將來飛黃騰達了,一定不忘提攜你。”

“我還以為你早就出去了,或者入閣軍機處,至少也是官復原職了呢。”

“皇上初得天下,千頭萬緒,日理萬機,一時之間或許就把我忘了。如今你去給我傳個話,也好叫皇上把我放了出去。這些年,我為三藩出了不少力,皇上一定會記得我的功勞的。”

“李兄,我只是個小小侍郎,哪裡有機會面聖?”

“你去找宋寬,往日我都是跟宋寬接洽的,他一定會記得我的。”

“這個……。”

姜明前也是官場老油條了,一見李源還關在此處,心裡就已經有了懷疑。

雖然新朝建立初始,千頭萬緒。但是,此時天下未定,正需要文武用命。論功行賞之事,皇上是不會忘的。

此時仍然不放他出去,就證明他在皇上那裡,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

此人身居兵部尚書要職,卻跟外藩來往頻繁,甚至吃裡扒外,一心斂財。這樣的人,三藩未得天下的時候,還可以利用他。現在得了天下,對於這種人,就不得不防了。

對於前朝,他是如此。對於本朝,誰敢保證他又不是如此?

至此,姜明前已經確定,李源已經被拋棄了。

不過,皇上聖心難測,萬一哪天高興了,重新啟用他,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李兄,我若是直接去找,怕是不合規制。不過,你若是有個伸冤陳情,我倒是可以照轉。”

“伸冤陳情?好,有,我有,我現在就寫。獄卒,給我拿紙筆來。”

獄卒看了姜明前一眼,見他點頭,於是就去拿了紙筆。

李源沉思一會兒,就寫了起來,一盞茶功夫就寫好了。

姜明前大致看了一下,見是寫給宋寬的,於是就收了起來。回到衙門之後就,就派人送給了宋寬。

七天後,太監來到刑部大牢傳旨,大意是接到前朝兵部尚書李源的伸冤陳情,經查證,前朝指控李源貪汙軍餉一事,事出有因,查無實證。皇上仁慈,李源無罪開釋,原來株連的家屬也一併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