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大計到底有什麼聯絡?
越想越古怪。李宏沉吟道:“繼續嚴密監視,不見李小樓本人絕對不能收網。”
趙鼎趕緊去佈置,李宏卻返身入內,放出神識朝那裡探去。
玉津園並不是第一次探,但跟以前每次一樣,李宏還是沒發現李小樓的半點氣息。
那位所謂的名姬確實是位絕色佳人,但明顯不會功夫,連管家的那種江湖武功都欠缺,分明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但她確實十分美麗,而且這美麗之中還帶著奇怪的莊重貴氣,如果不是早就放出的風聲,李宏怎麼都猜不出她是位出賣身體的女人。
也許,這正是讓滿城達官貴人聞風出動的原因。
可以用錢得到,但就算砸了錢還是不一定能得到;可以褻玩,但穿好衣服的時候看上去卻是如此美麗端莊,很難想象這樣一位麗人躺在自己懷裡會讓人產生怎樣的征服感。滿城好色之徒為此熱血沸騰。玉津園一天比一天門庭若市。名姬的豔名一天比一天高漲遠播。
李宏一天中有好幾個時段在觀察這位名姬,發現一件怪事,這女人從來不開口說話。似乎是個啞巴。
但是啞巴並不妨礙她的國色天香,用眼神說話更是讓人血脈賁張。況且這女子詩畫俱是上佳,偶爾一兩幅小作流到外面,文人騷客見過的全都讚歎不已。色藝雙絕,不外如是。
於是臨安達官貴人私下見面時都開始議論這位神秘的麗姬,她也確實接過兩次客。被接之人事後只說了一句話:“實在絕妙,妙不可言,無法訴說無法訴說。”
越是如此,越引得人遐思。不過有件事很古怪,不知為何,就是不見他們再去第二次。
李宏找來“名姬”流落到外面的詩畫,再對照那少得可憐的幾位入幕之賓的供詞,漸漸有了點奇怪的想法。
這回,又是李小樓大手筆的一次遊戲,只是這遊戲的用意到底何在?
無數問題讓李宏坐立不安,但不管怎麼樣,李小樓一直不在這名姬身邊。那就只能等待。等待她本人出現的時候一網成擒。
趙構搖搖晃晃走進翠寒堂,打斷了李宏的思路,他一眼看到李宏手裡的名姬詩畫,很有些興趣,取過來細瞧,嘖嘖讚道:“好一筆瘦金體,這可是先帝最擅長的。”
“先帝?你的父親道君皇帝?”
“正是。先帝自創的瘦金體跟秦檜的秦體都是書壇奇葩,不過秦體只是實用,非常適合雕版印刷,但要說到風流美觀,自是先帝自創的瘦金體。這字需要長時間浸yin才寫得好。真是奇怪,這篇字盡得先帝瘦金體精髓,不是真正觀摩過先帝作品的人是寫不出的。是誰寫的?難道還有朕不知道的名家?”趙構舉著那篇名姬的字嘖嘖稱讚,所說倒是很有見地。(注1)李宏索性把那幅畫也遞給趙構:“你給品題品題。”
趙構只看了兩眼就更驚訝了:“真是咄咄怪事!居然臨的是先帝的《芙蓉錦雞圖》,而且盡得神韻,幾乎有七八分相似。這可古怪了,自南來後先帝的書畫作品或是被金人搶走,或是散落民間,朕幾番搜尋才得到了先帝著名的《芙蓉錦雞圖》,朕現在命人取過來。你看看就明白了。”
很快翰林學士捧著道君皇帝的《芙蓉錦雞圖》進呈。兩幅畫擺在一起,不用趙構說李宏也明白了。這位名姬明顯模仿道君筆法,似乎是臨摹的《芙蓉錦雞圖》,但構圖上有幾處明顯的差異。這隻能說明一件事,就是那位啞巴名姬確實親眼見過《芙蓉錦雞圖》,然後憑自己記憶畫出來,因此有幾處細節上的錯誤。但總的來說,不但筆法神似,而且神韻也酷似。
問題是,這幅道君皇帝著名的《芙蓉錦雞圖》一直收藏於大內,是道君皇帝的得意之作,自畫成後就收藏於汴京大內翰林書畫院。之後金軍攻破汴京,《芙蓉錦雞圖》流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