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知道,雖然祥成帝走前下了極為嚴厲的封口令,但就算自己不說,伍佑也遲早能探聽到——沒幾個諸侯會相信祥成帝能戰勝鮮卑。

伍佑對蔣衛的坦誠極有好感,便也賣弄起他從朝中打聽來的一些內幕。

原來,這次出兵竟主要是一向互相敵對的三方促成的:祥成帝的兩位王子,和太子的董遙、鄧通一黨。反對者雖然很少,但不是沒有,束髮公主靜瀾、老將馮越鶴還有軍中的兩、三個高階將領即是。

事實上,祥成帝這次親征雖說要和諸侯們先商議再出兵,但戰略其實早已經定下來了:兵分三路,分進合擊鮮卑唯一一座城市:鮮卑城。

這個戰略據說是王子武首先提出來的,而王子孤幾乎同時提出了和其相似到了極點的戰略。兩個王子還幾乎為此打了一架,來爭執究竟是誰先想出這個絕妙的戰略。

而靜瀾、馮越鶴等人對那二人的戰略表達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這會讓兵力分散,被敵人各個擊破,後勤負擔也大;為了穩妥些還是把兵聚在一處,直搗黃龍便是,萬一有變,撤退的危險也小些。

但是那兩個王子卻又合了起來,信誓旦旦地舉出種種史上分進合擊大勝的戰例來反駁,說什麼三支大軍可以互相呼應啊,讓鮮卑防不勝防啊,容易引誘敵軍出現啊……又數了一大堆兵聚一處的壞處。為了此事,這些人曾在祥成帝面前鬧了好幾場。

祥成帝卻又是個軟耳根子。按理說,他該聽那有戰陣經驗的女兒和老臣的建議,可他既然已經決定了要遠征,自然不想半途而廢。所以兩個王子所說的“聚兵一處把敵軍從鮮卑城嚇跑怎麼辦,在那廣袤荒原上如何尋找敵酋?”便成了他最在意的。最終,祥成帝選擇了那看似合理的分進合擊。

當然,祥成帝也沒傻到一點不防備分進合擊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所以那個戰略又有了不少補充,象是三支大軍之間不能隔得太遠,再多調集牛馬驢騾大車馱運糧草等等……

伍佑所說的東西比盧裕打探到的詳細不少,蔣衛覺得自己越發摸清了這件事的脈絡:看來和宮廷之爭是免不了關係了——光是那兩個王子同時提出幾乎相同的策略,就很耐人尋味……分進合擊?哼,這虞軍的命運怕是比想得還要慘啊……

伍佑也推心置腹地和蔣衛說起了自己的打算:“這個……雖然說我等為天子盡力是應該的。但是,各家三百年來的基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兩者應該兼顧,應該兼顧啊!我看,應該……”

轉彎抹角,蔣衛總算聽明白了。伍佑早就打算好了一條逃生之路,伍家可是隨行了大量馬匹,還拉來了不少炮灰——那些不太聽話的家臣。他打算一見情況不對,立刻就象受到攻擊的海參般,拋了肚腸——也就是炮灰,攜帶糧食迅速撤走。

當然,以上的那種操作過程還有許多細節,伍佑就沒詳述了。

伍佑還建議蔣衛向他學習,不過這話就說得好聽多了:“賢侄對蔣亭等反叛之人真是仁至義盡。這次他們有機會將功補過,一定是求之不得啊……”

去死也求之不得?蔣衛心裡冷笑。

………【第一百一十六章 街鬥】………

祥成帝駕臨南武的第三天,便召開朝會討論出兵事宜。

別看三四百諸侯把行宮正殿填得差點滿了,可真正夠資格說得上話的也不過十數人而已。很明

顯,蔣衛不在其中。

濤江以北的十個州(其中虞帝直轄蜀東、蜀西二州),一共有六家公爵。這六家都是一方之豪

,而北方最大的兩家諸侯便在其中。

江東州(廣東、福建、江西交界的部分)陳國公爵董家,現任國主董慶,佔據了濤江中下游的

三郡。其土地豐饒,礦產齊全,商業發達,共有人口二十四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