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己微笑道:“後悔踏入娛樂圈嗎?要知道,像你這樣的年紀,那時的你應該還是一名中學生才對。”
“人有的時候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選擇,但我從沒有對自己的選擇後悔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抑或是將來。”
李青認真的道:“而步入娛樂圈,只不過是讓我更快的成熟起來,完成一個男孩到男人的蛻變,無所謂後悔和不後悔。”
陳妲己偷笑。
坐在電視機前的孫靖然也在偷笑,眾所周知,李青今年滿打滿算,也才剛剛十九歲而已。
十九歲的年紀,在大多數人看來,的確只能算是個大男孩。
只不過,李青身上散發的一種讓人沉迷的成熟氣息,卻是不自覺的能讓所有人忽略他的真實年齡。
與此同時,電視畫面再次轉換。
那道醇厚的旁白再次響起。
“自《音樂之星》拿到冠軍的李青,並沒有像那些得到亞軍、季軍的參賽選手一樣,被經紀公司重點培養,籌備個人專輯,反而是更加的被經紀公司冷落。
藝人的生命週期說短不短,說長也很長,無論怎麼看,曝光率都是身為一名藝人的重要成長指標,缺少曝光率的李青,正在被粉絲們逐漸淡忘……”
“適時,李青經紀合約結束,無數的經紀公司揮舞著價值不菲的合同來到李青面前……”
“但李青知道,資本是冷酷無情的,剛剛從火坑裡解脫的李青,儘管渴望釋出唱片,但李青依然拒絕了跳進另一個火坑裡的邀請,轉而成立個人工作室。”
“在這個時間段,李青幫助好友鮑芸芸成功運作雙白金唱片《暴雨梨花》……”
“其中,由李青個人寫下的《揮著翅膀的女孩》《聽海》《斑馬斑馬》《陽光總在風雨後》等經典歌曲也從中誕生。而這些歌曲的翻唱版權也被國外各大版權商激烈搶購……
一時間,鮑芸芸這個名字,名震海內外。
而李青的才華,也正是在這一次出手中,展露的淋漓盡致,讓業內驚歎,同時,也埋下了一根導火索。”
“常言道,天妒英才,這句成語,指的大概就是當時的李青了。”
“因為驚人的才華,李青每一首歌曲都堪稱經典,他寫就的歌曲,就算沒有經過商業打榜,也依然能挺進內地電臺點歌榜前十,這就成了讓內地各大唱片公司眼紅的能力。”
“又因為李青拒絕簽約任何唱片公司為了防止李青的崛起,內地各大唱片公司聯合起來,實行了令人不齒的行業壟斷制度,也就是從這一刻起,李青發布唱片的夢想便被隔斷了。”
“缺乏曝光率,發行唱片的機會阻斷,那時的李青,面對未來的一片黑暗,內心滿是茫然。”
“但天不絕人願。突如其來的靈感,卻是讓李青寫下了一個關於項少龍的故事!”
“這是一部名叫《尋秦記》的大師之作,這是一個新的武俠小說流派!”
“自此,一個叫做青蓮劍仙的名字,開始在文學界攪動一片腥風血雨,甚至在蝸牛銷售榜上,《尋秦記》連續七週,銷售量蟬聯第一。”
“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宗師查良鏞,內地知名言情作家雲樺等諸多作家,這一刻,因為青蓮劍仙的出現,盡皆甘拜下風,黯然失色!”
旁白結束,畫面切回到訪談大廳現場。
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李青安靜的坐著,露出笑容。
陳妲己把目光從身後的大螢幕收回,她回過頭來,問道:“儘管我不愛看武俠小說,但從大年初一開始到現在,《尋秦記》這個書名卻始終在我周圍左右環繞,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後來我有幸閱讀,當時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了,看了三天兩夜。”
說到這裡,陳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