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百個字裡面挑選一個字,這不說傳說中的文豪們的創作方式嗎?
當然了,這其實是誤解,文豪為了文字的質量,文章不厭千遍改,不斷精益求精,凸出的是文豪自己的風格。
但商業化寫作,使用大量的編劇團隊修改,目的卻是透過多人的改動,抹掉個人風格,而換上了集體大眾審美能接受的風格。
比如,美國知名的報紙《華爾街日報》早年成功的奧秘是,一篇記者發回來的文章素材作為草稿,刊登之前至少要經過六名編輯們的重新增刪修改。多人修改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磨掉一些個人情緒化的偏見,以及文字風格不要那麼強烈。這樣以來,可以保證文風不會極端,令人討厭,以此來擴大報紙的讀者群體。
這種多名文字編輯,對文章修改才發表的模式。在大多數的媒體,都漸漸的成為了主流。記者發回來的原始素材,基本上,都要經過資深編輯的改動,才可以刊登。
與此同時,好萊塢的劇本創作。一般都是集體創作。一群編劇會對劇本里面的商業元素和劇本的節奏進行修改,讓電影更容易迎合市場。這種模式,固然會造成電影風格越來越趨同,扼殺了不少編劇的個人風格。以至於,好萊塢也有不少的編劇在抵制這種集體創作模式。
但是在中國,在亞洲很多地區,正是缺少這種集體創作模式,編劇和導演過於自戀,太過於單打獨鬥。不太願意接受集體的智慧。
即使有知名編劇掛名的劇本請人代寫,但代寫的人也是單打獨鬥,而很少有工業化創作劇本的模式。
原因不是因為這種模式不好,而是因為成本太貴了!
工業化寫作的前提,是一個穩定和分工嚴密的團隊。一群優秀的編劇,甘願採取集體創作,而不是個人打拼,所以。必須要支付每一個人不俗和穩定的工資。
小夥伴公司為了效仿好萊塢,搞這個模式。公司簽約的編劇超過100多人。光是養活這些資深的編劇,一年最少要支付2000萬元成本。而現在業內排行前十名的影視公司,一年的淨利潤也未必有2000萬。
所以,這種昂貴的模式,也只有小夥伴公司玩得起!
在經過小夥伴公司刻意引導後,全國各地都在熱議。《重生回到十年前》電影的話題。話題性一旦被引爆的電影,票房一般都差不到那裡去。
很多的電影從什麼金像獎、金馬獎、柏林、威尼斯、戛納、東京等等電影節和電影獎上參展來獲得話題,這些話題其實停留在表面上,並不算真正的全民關注。
真正全民關注的電影話題,需要接地氣和互動。以及真正的大噱頭,此外,普通人也都可以作為話題進行討論,採會有更大的曝光。
而電影節和電影獎,除了中國導演從來沒有拿到過的奧斯卡獎之外,其他的電影獎獲獎作品,即使媒體再怎麼宣傳,普通觀眾的關注程度也是有限的。畢竟,每年都有人獲獎,這麼多的電影節電影獎,普通觀眾記都記不清。
《重生回到十年前》這部電影,宣傳理念上,就遠遠比藉助電影節和電影獎的更為先進,用一句話來形容——別的導演還在採用傳統宣傳理念,王啟年已經是“網際網路+”思維進行宣傳了。
當然了,隨著王啟年的宣傳重點側重劇本和編劇,這部電影的首席編劇周行文,電影還未面向觀眾,已經開始紅了,在業界無數人開始關注周行文是誰,為什麼被王啟年看好!
不過,這部電影的演員有點不平衡,文章還好說,畢竟他還未紅,所以,沒有那麼大的傲氣。
黃聖依則不免有點埋怨說道:“導演,這部電影釋出會,為什麼不宣傳演員?我可是主角啊!”
“知道!”王啟年說道,“看過電影之後,觀眾會記得你的,畢竟,你長的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