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方,而非它解決了問題的地方。那才是賦予它野口(野口勇,上世紀在景觀設計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著名日裔美籍雕塑家。———譯註)觸感或其他什麼東西
的地方。你應該做的是去滿足你的本能,躲開你那些個人特質,正如我們過去在傢俱或思想方面所做的那樣。你知道光是走出這第一步就足夠困難,但還是要去理解,而不要把你自己的個性帶進來,不要去猜測別人是怎麼想的。
伊姆斯夫婦建構的結構———房子、椅子、電影———人們在那
裡不是透過他們的個人特質,而是透過他們的相似性給自己下定義。這些結構利於問題的解決———所以也給科學家以希望。對某些人來說,這些結構看上去是人工的和唯我論的,但是在一個人類的個體性被如此無情摧毀的時代中,任何想要重建人本概念的
嘗試,看起來都一定是人工的。
伊姆斯的感覺為我們帶來兩個貢獻:其一主要與建築和設計
有關,它已經被融入了國際文化主題;其二則最適用於電影,它還
正處於發展階段,對廣大觀眾來說還只是一種潛在的東西。
伊姆斯的這第一種貢獻與英國評論家彼得?史密森(Peter
Smithson)所說的“物件完整性”有關。伊姆斯的美學尊重一件事物的本身,無論它是機器製造的抑或手工製造的,其基礎在於“以注重超文化驚奇而非外形和諧統一的仔細篩選作為其標準———一種對看到文化上分野卻相處融洽巨大驚奇”。繼續引用史密森的話:“這聽著異想天開,但這載體對文化來說卻再平常不過。”伊姆
斯的載體,他的“結構”,令一個物件有可能擁有一種完整性。
伊姆斯的美學透過生產線將藝術帶入了市場。其中並無對於
機器的恐懼或是盲目服從。機器,和它的繼承者電腦一樣,是藝術家和企業主都必須使用的工具。這是無產階級的藝術,伊姆斯曾經說過:“我們都想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獲得儘可能多的產出,最終我想它被最大限度的人群接受。”伊姆斯的椅子是對他美學思想的普遍性所做出的致敬;既美麗又實用,在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生產製造。史密森寫道:“到50年代末期,伊姆斯看待事物的
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每個人的風格。”
伊姆斯的美學思想與某種藝術評論的舊理論(即拉斯金'John Ruskin'的“發明”理論)相反。在《哥特的性質》中,拉斯金指導顧客
只去購買能看得出發明家痕跡的產品,拒絕任何複製或個性不鮮明的產品,甚至寧可選擇粗糙的而不選擇圓滑的產品。而伊姆斯的美學思想卻主張,顧客自己也在組織物件所存在的那個生活環境,所以和藝術家一樣,顧客自己就是創造者,而他的創造對於組織和尊重“發明”以及日常物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伊姆斯說:“只要人們認識到他們的手裡,他們的後院裡,就有真材實料,他們的生
活就會變得更加豐富。他們一直因為害怕而不敢參與進去。”
他的第二項貢獻,在關於物件完整性的伊姆斯美學思想進入
電子時代後,也產生了效果。這有兩個原因,第一,電腦沒法像椅子或玩具火車那樣具有物件的完整性。一把椅子,只要外形、顏色和動作就行,但一臺電腦卻意味著更多。要想尊重電腦,你必須知道它是怎麼思考的,你必須認識布林邏輯。隨著伊姆斯的物件變 。。
觀點的詩意:查爾斯·伊姆斯的電影(4)
得越來越複雜,他處理物件的方法自然也變得更加智力化。
第二個原因,物件完整性的美學思想現在要面對一個物件越
來越少的社會的挑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