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尼對《懲罰》'LaPunition'和《夏日紀事》'ChronicleofaSum-mer'的導演說,“你有著創造的才華,可你卻把它用在了破壞上。”'《第九藝術》,1963年4月至6月號')作為回應,真實電影理論家路易?馬可雷爾(LouisMarcorelles)譴責羅塞里尼“忘記了他自己的那些早期作品”,還有他“毫無意義的唯美主義”(《視與聽》,1963年夏季刊)。此時,真實電影的發言人如日中天,他們的電影得到了公映、展映和讚揚。羅塞里尼卻無法繼續拍攝商業電影,只得像雷諾阿那樣,轉而求助法國電視臺的支援。《印度》(India),他在1957年的作品,從來沒能在法國公映過,之後那些紀錄片再現作品,《鋼鐵時代》(AgeofIron,1965)和《路易十四的崛起》

(1966),在法國和義大利也只做過商業性的展映。

但是,就在去年(1970),當《路易十四的崛起》最終得以在紐約公映時,影評人們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從當初的冷漠轉向了現在的熱情。曾用“越來越無聊”來形容羅塞里尼的《紐約時報》,現在卻說:“那絕對是部傑作。”《紐約客》《新聞週刊》和《新共和》也都紛紛為它寫下充滿溢美之詞的評論。《路易十四的崛起》出人意料地拿到了為期六週的紐約公映檔期,票房收入也超出了同在那個藝術院線放映的特呂弗作品《野孩子》(WildChild)。經歷了十年的真實電影之後,觀眾和影評人現在似乎又更願意接受羅塞里尼式的紀錄片處理手法了,他並不在當下,而是在研究和反思中來尋找真實。《路易十四的崛起》在1970年獲得的成功或許預示了羅塞里尼所說的紀錄片電影中“道德責任感”

的迴歸,也會讓羅塞里尼在紀錄片和紀錄片再現領域重新回到領先的位置上。作為先驅,他正在探索一種對遙遠過去進行電影再現的方法,其深遠意義或許能夠匹敵他當年那些在戰後即對剛剛過去的歷史進行電影再現的作品。《路易十四的崛起》再現了路易(讓…馬利?帕特'Jean鄄MariePatte'飾演)在位的那數十年,從他教父瑪扎林(希爾瓦尼'Silvagni'飾演)於1661年在他22歲時因病去世,直至他在1680年代修建凡爾賽宮的那段歲月。影片開始時,國王只是一個花花公子,一個監護人手中的傀儡。但在瑪扎林苟延殘喘多時,最終去世之後,路易出人意料地宣佈“我會執政”,並且開始努力鞏固自己的政權。他優雅地將母后(凱瑟琳?雷恩'KatharinaRenn'飾演)從權力寶座上請了下來,粗暴地將自負的財政大臣富凱(皮埃爾?巴拉'PierreBarrat'飾演)投入監獄。而路易崛起的高潮也正是他開始修建巨大的凡爾賽宮之時,他用寵臣來填塞宮殿,設定了一整套誇張的宮廷禮儀和服飾,為的是將貴族從他們各自的土王國中吸引出來,將他們置於他的金錢威懾力之下。他的“時髦”轉化成了一種權力結構,前輩們都成了他手中的棋子。實現了這些政治權謀之後,在影片的最後一場戲中,國王緩慢地除下他裡三層外三層的華服,思考著拉羅什弗考(LaRochefoucauld)的一句格言:“面對死亡或是面對太陽,我們都沒法做到泰然。”貴族的終極幻想已經完全實現,世界上最後一位偉大君主的地位已牢牢確立。《路易十四的崛起》是羅塞里尼自1964年以來所拍攝的一系列紀實歷史電影中的第二部,其餘的還包括:分五集,每集一小時長度的《鋼鐵時代》;分五集,四集一小時長,剩下一集一個半小時長的《使徒行傳》(ActsoftheApostles,1968);還有《蘇格拉底》(Socrates,1970)。此外,他還完成了一個關於卡里古拉的劇本,目前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