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溫明殿,這個董卓行廢立之事的地方,關羽直覺告訴自己董卓在溫明殿召見自己絕沒有什麼好事,因為在這個地方董卓做的事都是那種喪盡天良、厚顏無恥的惡事,這可不是什麼吉祥的地方,風水自然也不怎麼樣,董卓在這裡召見自己,到底是何居心和用意?關羽一邊想著一邊不由得擔心起來:難道董卓要對自己動手不成?

關羽一邊向溫明殿裡走著一邊不由自主的握緊了腰間的佩劍,好在自己提劍而來,一旦出事自己也好有個脫身的機會,他董卓要想對自己動手無非也就在暗中安排一些刀斧手罷了,要是換做別人也許會對此有所忌憚,擔心被砍成肉泥,即使是一等一的武將也害怕這個,為什麼?因為刀斧手埋伏在暗中,出其不意的攻擊,讓人措不及防,而武將尤其是漢末的武將憑藉的就是氣力之大,當然也有些拼殺的技巧,但徒步廝殺根本不行,那時還沒有一整套完全的功夫出現,所以當面對幾十名刀斧手便無法應對了,而關羽就不一樣了,散打王出身的他腿腳功夫利索的狠又練就了一身的氣功,而且重生後又練就了一副過硬的刀法,可以說要是徒步拼殺他絕對一個人能挑多些人,即使是面對幾十名刀斧手的情況下他仍然能進退自如,不為其所傷,因為他是有功夫的,只是這種功夫在馬戰上凸顯不出來,但換成步戰的情況下就完全不一樣了。

重生之前關羽憑藉散打功夫能做到同時與幾十人對決,那時自己是徒手與幾十名歹徒搏鬥,歹徒手持傢伙,卻不是關雲的對手,重生之後關羽練就了過人的刀法、劍法,此時的他已經善於使用兵器了,加上之前的散打功夫,關羽的步戰本領可見一斑,他的步戰功夫在與呂布的鬥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上次他就是在步戰的情況下殺死了呂布,只用了區區的十幾回合,要知道那可是漢末第一勇士啊,如果換做馬戰的情況下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十幾回合就將呂布殺死,絕對不能。。。。。。。。。。

在漢末一整套的功夫體系還沒形成,就是說那時沒有成套的功夫,大家憑藉的是自己的氣力以及後來摸索著練就出來的一些搏鬥的技巧方法還有武器的操練,做的也都是武學的一些皮毛而已,沒有一整套武學的理論做指導,還處於武學的萌芽階段,所以即使是一流的武將他憑藉的也就是他自身的氣力以及在出招的時候“快、準、狠”僅此而已,這還只限於馬戰,如果換成是步戰的話那就更慘了,一個一流的武將幾乎對抗不了幾十名刀斧手就是這個狀況。

與漢末的這些小兒科的武將比起來,關羽不言而喻的具有很多優勢,曾經的散打王冠軍,讓他很輕鬆的就能與幾十人對抗而不在下風,練就的一身氣功更是讓他的武藝如虎添翼一般,能支撐著他與一流武將對抗到底,重生漢末後自己練就的一身刀法更是讓他再與敵人的挑戰中如魚得水,關羽馬戰不輸於其他一流武將,單論步戰而言,他更是勝其他人一籌,無論是赤手空拳還是拿著傢伙事兒他都能以絕對的優勢勝出,這種優勢表現為一種武學的優勢,關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武學功夫和實戰經驗,所以綜合各方面而言,關羽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武學家,最起碼在這個時代他的優勢很明顯。

正文 第126章 化解危機

關羽在馬戰的水平比其他一流武將強不了太多,很多時候也許還打個平手,這是因為在馬上他的散打功夫和氣功發揮的餘地實在太有限了,不過換做了步戰那就不一樣了,關羽的散打優勢和氣功可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