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王答應,保證十天之內讓唐軍撤回關中。”
蘇良有些猶豫,他是文官,他深知這批工匠的重要,將是未來他們重新崛起的基礎,如果給了張鉉,再找這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就很難了。
張鉉看出他的擔心,便笑道:“至少目前為止,這批工匠對你們沒有意義,據我所知,早在兩年前洛陽倉庫中的生鐵就用盡了,這些工匠在家無事可幹,很多人偷偷打零工,或者出賣苦力養家餬口,與其等唐軍攻下洛陽,白白便宜了李淵,還不如把工匠給我,我幫助你們保住洛陽,我相信鄭王一定會毫不猶豫答應,蘇大夫何必自尋煩惱?”
一句話提醒了蘇良,這件事應該是王世充來決定,自己猶豫什麼,他立刻道:“我明白了,我立刻發鴿信請示鄭王,最遲後天就有明確答覆!”
正如張鉉的意料,五十萬石快要發黴的糧食和兩萬戶雞肋匠戶絲毫沒有讓王世充感到可惜,況且本來他就要給張鉉三十萬石糧食,現在只是增加二十萬石而已。
王世充反而慶幸張鉉沒有要軍器庫中的數十萬件兵器和盔甲,那才是他難以割捨的寶貝,只要唐軍能在十天內撤軍,他怎麼能不答應,王世充當即回覆蘇良,完全接受張鉉的兩個條件。
張鉉隨即發鷹信給已經集結在河內郡的尉遲恭大軍,令他立刻開始行動。(未完待續。)
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
深夜,一場小雨不期而至,細細密密的秋雨帶著一絲寒意,白茫茫的冷霧籠罩著遠方的山林和曠野,樹林不時傳來夜梟飢餓的叫聲,在秋夜、秋風、秋雨的渲染下,大地變得格外的淒冷和蒼涼。
這裡是河東郡百梯山脈的南麓,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在略有點泥濘的官道上列隊行軍,每個士兵都帶著斗笠,全然不顧冷風細雨的侵襲,他們在夜幕的掩護下正向河東城方向疾速而去。
為首大將正是尉遲恭,早在張鉉抵達梁郡準備進攻瓦崗軍之時,張鉉便秘密向尉遲恭下達了命令,令他率一萬精兵趕赴河內郡軹關城集結,準備隨時向河東城進發。
河東城是連線幷州和關中的戰略要道,尤其河東城外黃河邊的蒲津關更是關中的大門,拿下蒲津關,關中大門洞開,河東城以及蒲津關對長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長安的咽喉。
但由於唐軍主力進攻中原,另一部分主力在太原以北和劉武周作戰,還有兩萬軍在防禦梁師都,再有一部分軍隊駐防巴蜀,最後的三萬重兵則拱衛長安,駐守在關中各要害處。
導致了幷州南部兵力十分空虛,各郡只能依靠郡兵守城,河東城也同樣只有一千郡兵防禦城池,奪取河東城,也就切斷了關中和幷州的聯絡。
但尉遲恭的目標並不僅僅是河東城,他們還要奪取蒲津關,直接威脅關中的安全,雖然在大局上張鉉還無力進攻關中,但佔據河東城是一步險棋,這步棋若走得好,也足以驚破李淵的肝膽,逼迫李淵不得不撤軍防衛關中。
經過數天的晝伏夜行,這天清晨,尉遲恭率領的一萬大軍已經抵達了河東城以西三十里的方寸山腳下,這裡卻沒有下雨,秋高氣爽,令人心情大好,尉遲恭見眾軍經過一夜的行軍都已疲憊不堪,便找了一片松林,讓士兵們就地休息。
一萬士兵都疲憊之極,草草吃了一點乾糧便倒地呼呼大睡,尉遲恭則找來十幾名主要部將,和眾人商議攻打河東城的撤離。
“從情報來看,河東城只有一千郡兵,防禦鬆弛,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佔領,關鍵是蒲津關,情報上說有三千軍隊鎮守,而且關隘險要,我們也而沒有攜帶攻城武器,硬攻肯定是拿不下,我們只能智取,我決定先奪蒲津關,再佔河東城,這樣就不會驚動蒲津關的守軍,大家都說說吧!”
眾人都沉思不語,尉遲恭見郎將王玄敬眼中若有所思,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