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者。形氣消於外。血液脫於內。血液外內之離脫也。寒熱奪形。脈堅搏者。寒熱之邪盛。而正氣傷也。此為五逆。皆不可刺也。
卷七
動輸第六十二
屬性: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
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岐伯曰。氣之離髒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上逆。故其行微。
此章論營衛宗氣。循度行於經脈之外內。衝脈行於足少陰陽明之經。而出於腹氣脛氣之街。以明血氣之行於經脈面板之間。交相和平俞應者也。帝問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者。謂手太陰之太淵經渠。足陽明之人迎衝陽。足少陰太溪之動脈也。伯言是明胃脈者。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營衛宗氣。皆胃腑谷精之所生也。清氣上注於肺者。營氣宗氣也。肺氣從太陰而行之者。脈氣隨三陰三陽之氣而行也。其行也以息往來者。人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日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為一週也。
帝問氣之過於寸口。上十焉息者。乃營氣衛氣宗氣。盡走於息道。而變見於寸口也。下八焉伏者。謂流溢於中之營血。下伏於胞
中。故如水之下岸也。按本經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佈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夫帝言下伏之營血有八。是精專而行於經隧之營止二分矣。夫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宗氣兩行營衛之道。此經脈外內之氣。相為和平。而有形之營血。分行於外內。亦相為勻等者也。夫衝脈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膚熱肉。淡滲皮毛。此下伏於胞中之血。半隨衝脈而行於脈內。半隨衝脈而散於面板。又足陽明之脈。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而出於腹氣之街。衝脈與少陰之大絡。循陰股而下出於脛氣之街。夫精專者。二分行於經隧。隨衝脈者。二分出於氣街。是經脈外內之氣血。相為勻等矣。面板之氣血。從指井而溜注於滎輸。脈中之血氣。從本標而外出於膚表。從道往還。莫知其極矣。伯言氣之離髒。卒然如弓弩之發者。謂五臟之氣。至於手太陰而變見於寸口者。應手而動。若弓弩之發弦。上於魚際。則動氣衰而無動脈矣。其餘氣衰散以逆上者。謂餘氣分散。而上注於手陽明大腸之經。故其脈上魚。而其行微緩也。此言五臟之氣。因胃氣而至於手太陰。腹走手而手走頭。
頭走足而足走腹。常營無已。終而復始。環轉之無端也。
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
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故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音坎)
此言陽明之氣盛。而獨動不休者也。陰陽系日月論曰。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又曰兩火合併。
故為陽明。是陽明主氣金之氣。而又有悍熱之火氣也。胃氣上注於肺者。胃腑所生之營氣宗氣。上注於肺。而行於經脈之外內。以應呼吸漏下。其悍熱之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此陽明之悍氣。上走空竅。行於面板之氣分。而下合於陽明之脈中。並下人迎。此胃腑所生之悍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蓋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謂在上之人迎。在下之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