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起了環形工事,四面都建有不少明堡。整個機場警戒的十分森嚴。
機場內部kao山已經挖掘好十幾個巨大的山洞,每個洞口前都用沙包堆起了足有兩米多高的擋牆,上面也都架起了機槍。
在山洞前面一百多米遠的空地上,已經沿著河邊建起十幾座六米多高的蓆棚和搭起幾十座軍用帳篷,每座蓆棚前面都有持槍的戰士在執勤,這些蓆棚應該就是臨時機庫。
遠遠地觀察後,宋哲武滿意地點點頭。他之所以選擇伍進擔任空軍總隊司令,就是因為伍進辦事很穩妥周詳。空軍是高技術軍種,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那是需要不斷而緩慢的積累經驗,慢慢的由量變逐漸到質變。如果急於求成,勢必事倍而功半。就是日後有了更加先進的飛機,因為飛行員的原因,也發揮不出先進飛機的效能。這支年輕的空軍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穩地走下去,只有這樣,十來年後才能成為一支令日寇膽寒的一支長空利劍。
機場的入口處在北面跑道的中部位置,在入口處,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哨樓,大門的兩側圍著哨樓堆起環形的沙包陣地,這裡駐守著足有一個排的兵力。所有進出機場的人員都要有特別的通行證。
執勤的排長認得宋哲武,本來準備放行,可是宋哲武堅持還是讓哨兵驗過通行證,才跟著那個排長走進機場。馬匹是不準帶進機場的,主要是怕飛機發動和飛行時驚嚇了馬匹出現危險,所以所有的馬匹都要留在機場外。
宋哲武等人沿著機場的跑道走向東面的那些蓆棚。說是跑道,其實就是在平整後的土地上再墊上厚厚的一層黃土再反覆夯實,這樣的跑道平時起降飛機還可以,可是下雨呢?宋哲武在前世見過的的跑道可都是水泥的。
宋哲武使勁用腳猛跺跑道,感覺跑道很結實,甚至看不出他的馬靴跺過的踏痕,可是不管這跑道如何結實,他能經受得住飛機降落產生的巨大沖力嗎?宋哲武帶著滿肚子的疑問直奔蓆棚。
得到報告的伍進在宋哲武還離蓆棚有一百多米時,就從中間的蓆棚匆匆地跑了出來迎接宋哲武。
宋哲武給伍進回禮後問伍進:“飛機都在蓆棚裡?”
伍進仔細地回答道:“不是,只有六十架需要裝配使用的飛機在蓆棚裡,其餘運到的的飛機都存放在山洞裡。按照司令的命令,轟炸機聯隊配備的五十四架飛機已經安裝好三十六架,其餘的飛機正在等待安裝,這裡麵包括給航校訓練用的六架飛機。”
伍進又指著那些山洞,苦笑著說:“彈藥庫和油料倉庫設在洞裡還好。可是,現在不僅安裝飛機,包括航校學員學習以及維修廠都只能在棚子裡。蕭參謀長說,‘等研究院的事忙完了,就給我們建教學和維修車間,最後在給我們建營房。”
宋哲武安慰伍進說:“研究基地的事很重要,這些人都是城市裡來的,他們能到我們第四路軍來就很難得,如果我們不盡快的給他們提供完備的科研設施和裝置,包括他們的住處,會讓他們寒心的。所以,你的基地的事就要押後,這是我讓蕭參謀長這樣安排的,你要理解。”
伍進忙陪著笑說:“我當然理解,我這可不是發牢騷,我這是在跟司令彙報空軍總隊的工作。”
伍進一點牢騷也沒有,宋哲武可不相信,畢竟他這裡也有像郭文淵這樣的高階人才。當然那些來淶源的外國人晚上是不用住在機場的,他們都會回到城裡住。可是畢竟很不方便,雖然宋哲武這些天沒有時間來這裡,可是這裡的事情他都很清楚。自從開始建設機場,伍進就沒回城裡住過一晚,郭文淵來後,也是一頭扎到機場不回去,他們都是住在帳篷裡。他也很想盡快給伍進的空軍總隊修建應有的設施,可是因為材料的原因,還要等一段時間。
宋哲武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