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島方言,“水”與“輸”諧音,
漁民盼望出海生產年年有盈餘,忌諱輸,因而就產生叫打水桶為“吊亮桶”之習俗。
2。婚宴上特有飲食――芋艿
在漁家婚宴上,你還能看到一道唯漁島特有的飲食風景線:宴席上,會端上一大碗
帶皮烤熟的整個芋艿。一席婚宴,只要少上一道烤芋艿菜,就算你大魚大肉、全雞全鴨,
婚宴也不被認為是豐盛的。而一道婚宴上,上兩道烤芋艿菜,吃喜酒的人就會誇獎東家
客氣,婚宴特別豐盛。就是在日常飲食中,漁家也將芋艿當作上等大菜。逢年過節,或
是家中有客,總有一道紅燒芋艿。“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漁民對奉化芋
艿頭更是珍視。
四、漁民服飾習俗
1。漁民衣著由來
舟山列島,古時處吳越海上交界之處。春秋戰國時,為越國東境句章縣海中洲屬;
戰國後期,楚滅越置江東郡,為楚國江東郡句章縣地。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海
島漁民服飾,勢必要受吳越古風影響。
吳越地處海濱,為謀生常年出沒風濤,誠是“乃處海垂之際,屏外蕃以為居,而蛟
龍又與我爭焉。是以剪髮文身,爛然成章,以像龍子者,將避水神也。”同時,吳越之地
除了冬季稍冷,春夏秋均較暖熱,不僅于越先民,吳人也喜著緊身短衣,即為“短綣不
結,短袂攘卷”。而且其衣襟一般都是朝左邊開,即為“左衽”。這種左襖衫袖口窄小,
且腰間繫絲帶或短裙。
2。漁民衣著款式
東海列島漁村,自古以來,直到清朝、民國時期,乃至20世紀50年代前期,漁民
冬季穿的多為粗布大襟衫,開左衽,為夾衣,初春、秋末為單衣;就連棉襖,也是左衽
大襟式,棉背心,則是左襖大襟無袖;而夏季,大多為對襟無領無袖衫。襟上以布質鈕
攀。褲子則為褲腿肥大的龍褲。腰繫布質“撩樵”,即為腰帶。而漁婦服飾,除也是左衽
大襟衫和“兌褲”外,一般均在腰際系一條長及蓋膝或短至膝上的裙裾,俗呼“布襤”。
這種服飾,十分明顯地展示出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先人服飾遺風。只是根據海洋生產的特
點和生活的需要,作了不少改造,但主要特徵未變。
東海漁民喜愛的十字襠龍褲,就是吳越古風在漁民服飾習俗上的集中體現與發展。
清末民初,漁民中盛行用藍色或青色斜紋花其布料,製作十字襠龍褲。這種龍褲,褲腰
兩邊有七彩絲線繡上“八仙過海”圖案,或是繡上觀世音菩薩的蓮臺祥雲,或是繡上青
松白鶴,還有黃龍飛禽等圖樣;腰身前後褲子上,再分別繡上“順風得利”與“四海平 安”等祈求平安豐收的字樣。
明清兩代及民國早期,漁船上服飾穿著,還有等級分別。如春秋汛漁船上不管是船
老大、還是船員,都穿單褲,但到夏汛,老大穿長的薄質布料褲,而船員則穿短褲。這
是因為老大一般只管操舵等,下網、拔網和起魚貨等活,都是船員承擔,海水、魚腥容
易沾溼沾汙衣褲,故而船員大都穿短褲。隨著時代變遷,漁民服飾習俗上的這種現象也
漸漸消失。
3。漁民衣著演變
漁民在海上勞作時的外層保護性服飾,舊時是用龍頭細布或帆布,製成長布襤、袖
套,然後用桐油抹幾遍,有防水滲透作用,漁汛勞作時系戴。橡膠和塑製品面世後,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