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對於病人,應該藉助醫學與自己“精神進,志意治”的心態與行為去努力克服疾病,不要亡失自我“主人公”,不應把自己交付於鬼神。
2006年10月16日於北京 txt小說上傳分享
08·人論
中醫文化隨筆08·人論
關於人,《黃帝內經》中也有相應的論述。
《黃帝內經靈樞·天年》:“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dùn),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大意是說,黃帝向岐伯詢問道:我想聽一下人開始出生的時候,以什麼為物質基礎,以什麼為安全保障,失掉什麼而死亡,得到什麼而能生存?岐伯說:開始的人以母親為生活基礎,以父親為安全保障;失掉神就會死,得到神就會活。黃帝問:那麼什麼是“神”呢?岐伯說:出生後,血氣暢和,營衛通利,五臟已經形成,神氣藏於心臟,魂魄已經完備,這就是得到“神”,才能成為人。
中醫認為,人在宇宙中是最尊貴的。《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天覆(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大意是說,天覆地載,長養萬物,其中人最尊貴。為什麼呢?因為人是透過天地之氣而生,應四時(四季)的法則而成的。《黃帝內經靈樞·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大意是說,天給了人自然之德,地給了人能量,德與能量結合就是人。所以,人區別於萬物而顯得尊貴是因為人有德(精神追求)。
但是人還有“情”的一面,而不僅僅有“德”。《黃帝內經靈樞·師傳》:“人之情,莫不惡死而喜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wū)有不聽者乎?”大意是說,人之情,都是討厭死,喜愛生。所以,要勸化一個人,可以告訴他要衰敗而應注意的地方,用善良的心態去與他交談,透過各種便於他接受的方法引導他,用他所吃的苦去開導他,即便是無道的人,也應該會聽得進去的。
那麼人應該怎樣效仿天德而延年益壽呢?在以前的文章我們已經提到過了。這裡我們再進一步講解一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大意是說,上古的人,其知道大道之理的人,效法於“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道理,契合於術數,食飲有節制,起居有規律,因淡泊名利而不去枉費心神地勞作,所以能夠形與神合,而盡終其天年,壽命長達百歲。
那麼,什麼是“和於術數”呢?《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大意是說:聖人的技術,是為了萬民的。他們的意志,都是遵循一定的法則(道數)的。
總之,人的生存根本在於“神”。人區別於萬物是因為人可以有“德”(精神追求)。這應該是中醫對“人”的比較本質的論述。
2006年10月17日於北京 。 想看書來
09·和諧
中醫文化隨筆09·和諧
中醫中所講的和諧是多方位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諧。
《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指出了作為一個合道的人,應該效法天地之德,保持與天地(自然界)與人事(社會)的和諧。關於這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