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單論膽色悍勇,王忠嗣在當今之世,無人可匹敵!這樣的名將,此番又是如此功勞,竟然落得這樣的下場?

於是,沒有任何人推波助瀾,長安城中便為之一片譁然。儘管也有人拿出天子體恤王忠嗣來當做藉口,可哪怕是天子腳下的小民百姓,也不至於連手握實權和徒有虛榮都分不清楚,一時間,指斥李林甫這個奸相弄權,陷害奸臣良將的聲音比比皆是。畢竟,不論是在哪個朝代,除非天子實在是做了人神共憤天怒人怨的事,昏君兩個字是不會輕易加諸於天子身上的。對於這樣的指責,根本什麼都沒做的李林甫不怒反喜。

果然,他不哼不哈,並不代表其他蠢蠢欲動的人就會放棄這個大好機會。儘管楊釗之前想要藉助安祿山把李林甫拉下馬,這一招不但失敗,而且險些把自己捲進去,到最後還是因為安祿山這一場所謂大捷而不了了之,可天子解除了王忠嗣二鎮節度使之職,這卻讓他嗅到了一絲機會。前時楊玉瑤對他的擅自行動大為不滿,這次他深知杜士儀和王忠嗣相交莫逆,如果能夠順便落井下石,楊玉瑤一定樂見其成。於是,他便立刻命人給宮中的楊玉瑤捎了個信。

這樣的機會,楊玉瑤哪會錯過?她對杜士儀銜恨在心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凡與其交好的人,她都恨不得狠狠踩上一腳。於是,這天用盡無數手段取悅了天子後,她便漸漸把話題拐到了近日的兩次大捷上。

“這次東西兩邊連場大捷,陛下對有功將卒賞賚無算,尤其是體恤王大帥傷重,將其召回長安授以高位。可誰知道我在宮裡都聽到風聲了,竟然有人因此指斥李相國是奸臣,說是他對陛下進了讒言。我家那位族兄和李相國不和,可聽到這種話都忍不住為李相國抱屈。”

只是這輕飄飄的幾句話,李隆基的神經頓時繃緊了。他連自己的嫡親兒子都一年半載見不了幾面,對於王忠嗣這個從小長在宮中的養子,哪裡就真能說有多深厚的感情。不過因為開元之初他正勵精圖治,要標榜自己這個聖賢天子,於是方才在王海賓因為同僚救援乏力而最終戰死時動了幾分憐憫之心,把忠臣之後養在了宮中。這本只是一段佳話,而當王忠嗣真正展現出了名將的實力之後,他哪裡會拒絕這樣一個會讓自己蓋過大唐歷代天子的機會?

須知就連太宗李世民,也不曾在宮中養出王忠嗣這樣一個名將!

可時至今日,李隆基只覺得整個大唐欣欣向榮,忠臣良將遍地,一個王忠嗣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人人都稱頌他這個天子的英明神武,他這個義兒卻屢次質疑他的決定,甚至勸諫說石堡城不收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此次雖說終究還是奪回了石堡城,可卻因此重傷,身為主將深入敵境,簡直是兒戲!

儘管有高力士替王忠嗣說好話,但宮中的宦官之中,多的是踩低逢高之輩,而王忠嗣卻又不像杜士儀懂得變通,不屑於拿著大筆錢財去交好那些宦官,早有人對他不滿。故而,楊玉瑤只不過一個暗示,自有敏銳意識到天子喜惡的人落井下石,編造些王忠嗣的劣跡在天子面前說道,就連高力士在察覺到端倪不對後,也不敢一味再幫著王忠嗣了。

他在宮中的立身之木就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固然也時不時會去做,但那也得看時候,尤其是天子已經動搖了對王忠嗣的信賴和寵眷之際,他又何苦去給自己惹麻煩?

李林甫始終袖手旁觀這些風波,直到得知王忠嗣已然帶傷從河西涼州啟程的確切訊息,這才不動聲色地動用了自己多年來一直放著不動的另一顆棋子。當他在月堂之中打發走了那個信使之後,便對面前的羅希姡�檔潰骸白源蛹�亂凰潰�釕黢嬙蹉p同歸於盡,楊釗又突然一飛沖天,別人就幾乎忘了你們這羅鉗吉網的厲害。這一次,我給你留了一個證明自己的絕好機會。等到那邊一發動,只要能夠把王忠嗣拉下馬來,再把楊釗送去劍南道,這朝中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