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溫婉眼裡閃先出弒人的兇光:“舅舅,你當年那麼艱難的環境都熬了下來,一直走到今天。我們這麼多難關也都走過來了。還怕趙王與恆王他們作亂。他們要敢於起這樣的心思,滅了他門就是。舅舅,你別擔心,他們起兵,至少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他們拿什麼做理由?你是皇帝外公親冊的太子,繼位名正言順。”叛軍要叛亂,必須地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名不正,言不順,造反的人能有幾何。
皇帝也是被最近的旱情給憂心的,加上國庫空虛,一旦開戰,邊關最近幾天戰事也頻繁。到時候內憂外患,一時給憂慮的。聽了溫婉的話,倒是一笑。是啊,當時那麼艱難的處境都過來了,他還怕他們幾個烏合之眾。他們真起這樣的心思也好,正好把封地全部收回來。
溫婉還不知道,皇帝腦子一下就給轉到封地上去了。見著皇帝沒說話了,溫婉樂呵呵地說起了這次的收穫:“皇帝舅舅,就這次探頭就賺了應該不下兩百萬。這三條大船要是全部順利出發(之前這出了一條船,溫婉這是保險起見),一直順利下去,以後每年都能給你賺幾百萬兩銀子。等再在過幾年,一年千萬兩銀子也不是空話。到時候一定把皇帝舅舅你的私庫填得滿滿的。”
賺了兩百來萬,皇帝是早知道訊息的。開始得到情報,確實吃驚不已。沒想到竟然是如此暴利。若真如此,三條船開出來,確實一年能賺到國庫賦稅的一半。溫婉說的三億兩銀子,還真不是空談。
皇帝聽了心情大好,連焦慮也去掉一半,摸了摸溫婉的腦袋。父皇說得對,身邊能有一個願意為之分擔的,也沒那麼孤寂。
溫婉扯了扯皇帝的袖子:“皇帝舅舅,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聽。”
皇帝看著溫婉猶豫的模樣,笑道:“有話就說,在舅舅面前,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溫婉想了會道:“皇帝舅舅,我覺得,朝廷應該下令開通海禁了。把海口的城市對外開放,鼓勵通商貿易。不僅能帶來大筆的賦稅,促進經濟的發展,還能熟悉瞭解其他國家的政策與技術……孔子老先生早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若是我們一味實施鎖國政策,別的國家在進步,我們卻停滯不前,相等於我們就是在落後。皇帝舅舅,落後就要被欺負的。”
皇帝對於溫婉的眼光,向來是相信的。因為以往溫婉提出的建議,結果都證明是對的。加上他眼光也不是狹小的,聽多了溫婉的話,開通海禁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開通海禁,我也考慮過。不過現在不行,必須等兩年以後。”只有他把龍椅坐的牢牢的,再來談開通海禁之事。到那時候,就算有人反對,他也能鎮壓得住。現在言之過早。
溫婉也知道,倒沒繼續再說。這三年,就讓她繼續吃著獨食也不錯的“皇帝舅舅,我在想,我們應該考慮建立一隻海軍了。不過我也知道,現在財政緊張。不過,可以先把虎威軍,調回到沿海,肅清剩下的小股倭寇。”
皇帝疑惑地說了一句:“海軍?”
溫婉點頭,將帶來的地圖攤開,這是她新繪製的地圖。把地理位置一一指給了皇帝:“這片海域是我們大齊的,我估算了一下,有我們大齊國土一大半的面積(溫婉極為無恥地把海域的面積,劃分到最大。溫婉說的也只是大概,她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大。等將來,再給一個明確的劃分)。”
皇帝雖然對開通海禁是很熱衷,銀錢那意味著錢來。但對這麼一片海,卻沒多大感覺。全部都是水,要這些做什麼。
溫婉總不能解釋說,這片海域其實很值錢,在將來為了一片島嶼,甚至都能發生戰爭。話說,現在海底的東西根本就挖掘不出來,技術也跟不上。退一萬步來說,挖掘出來也是垃圾一堆。溫婉只是笑著道:“這是我們大齊的國土,就算是不值錢的海域,也不能給別人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