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八載,不遇大勝仗是回不了京城的)。
白世年回到將軍府,回想著青兒的音容笑貌,與今天見的溫婉郡主。白世年努力想找兩人共通之處,可是悲哀地發現,他連一些細微的相同之處都沒發現。想著溫婉那句:她不僅是我的替身,還是我的影子。青兒天真,可愛,純潔。看見她,本宮就覺得好象看到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我。
白世年面上浮現出晦澀難當的神情。他還有半分懷疑的。但是,沒有證據去證明。除了他手裡的這塊護身符,什麼都沒有。而且,就算證明了又如何?百分之一的希望青兒是溫婉郡主。可是她不承認,她不願意嫁給自己。皇上不允許,鄭王不允許。不僅如此,還要葬送了白家與他。
如此慘烈的後果,去賭一個沒有結局的事情,他不會去賭。白世年低低地說了一聲,不過聲音太輕,就從窗戶上吹到他身邊的風,都沒聽見。
白世年這日寫了一道請罪摺子,這道請罪摺子,花了白世年十二分的心寫的。言辭懇切,深入的解剝了自己的錯誤,認錯態度非常的好。並且在最後立下軍令狀。
皇帝看了這道摺子,再召見了白世年。白世年的態度如摺子上寫一樣,把自己犯下的錯重複了一變。這一次當著皇帝的面,立下了軍令狀。
皇帝勉強滿意。
當然,白世年的驕傲不是沒有道理。聞躍雖然不錯,但是與他這位蕩除了倭寇立下赫赫戰功的人相比,差的太遠。把聞躍提上來,不過是皇帝要壓壓白世年的銳氣與狂妄。
第二日,皇帝就下了聖旨,任命白世年為邊關軍的左副將(左副元帥,副帥有左右兩位)。
這道聖旨下達的時候。一道流言也傳出來了。說是尊貴郡主為英武將軍在皇帝面前說了好話。
甚至還有人在暗中偷偷說著,會不會是尊貴郡主自己看上了白世年,所以才為他說好話。當然,這些都只是私底下說的。
鄭王其實一開始就屬意的是白世年。聞家是趙王的舊黨,雖然現在趙王被圈了,但誰也保不住等哪天皇帝突然抽風,把他放出來,又繼續興風作浪(雖然機率很小)。只不過皇帝在考慮兩人,他也不插手。卻沒想到,溫婉竟然橫插一稈子。要知道,溫婉是從來不插手政務的。這次有這個傳聞出來,不會是空穴來風。
溫婉對鄭王是另外一個說辭:“舅舅,白世年確實是難得與見的帥才。我用救命之恩,換他一輩子為舅舅守護邊關。也不算過分,舅舅說是吧”溫婉這話說得很有技巧。一來,是在溫婉的心目中,鄭王就是未來的皇帝。二來,她這麼辛苦,費盡心機,全心全意為著鄭王打算。沒有徇私一說。
鄭王聽了心裡確實非常得舒服。溫婉為他做了很多事,卻從來不計回報。甚至,做下的很多事多不告訴他。
只是鄭王雖然面上怎頂,心裡到底是不舒坦的。再有幾日,恆王就要回來了。雖然說鄭王不怕,可被視為囊中之物的儲君之位,有人來覷與,總不是那麼舒服。而且,誰也不敢保證百分百的,就不會出一個意外。
溫婉察覺到了鄭王的變化,搖頭道:“舅舅,恆王來京城,你不要動。舅舅,你放心,皇帝外公還沒老糊塗。不會再讓朝廷起波瀾的。皇帝外公只是年齡大了,想法有些,恩奇特。但皇帝外公自己也經不起折騰了,所以,你多多體諒一些。不是有一說,老了老了就是老小孩,你多順著他些。就不會有事了。”如果皇帝真對恆王有意,也不可能一直放在封地上,不放在身邊教導。皇帝現在身體,溫婉很清楚,經不起折騰了。
婉這幾日一直就在琢磨,能不能說服皇帝主動放一部分權利下來。這樣天天熬著,對身體大不利。權利再重要,能重要得過自己的命。溫婉知道自己沒有品嚐過權利的滋味,不能體會到那種放權的心情,她不敢輕舉妄動,準備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