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太子說:“這事好辦,改天與數十宮人遊御苑賞花時,如果褒姒一同過來,我令宮人將此賤婢亂打一頓。待她稟奏父王,父王不聽則已,若有什麼事,孩兒必殺之!”
申後果然將褒姒打了一頓,褒姒對幽王垂淚說:“申皇后無故令宮人痛打小妾!”幽王變色:“皇后怎麼敢如此無禮!”虢石父、尹球說:“臣聞皇后失德,嫉妒之心太甚。”幽王大怒,下詔廢皇后,冊立褒姒為正宮。太子宜臼忿恨不平,要殺虢石父。虢石父逃走,來見幽王。幽王大怒,命尹球追捕太子。幽王將申後囚禁在冷宮,並廢掉太子宜臼。這種處理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共憤,告老歸田者很多。
褒姒天性憂鬱,長日緊蹙眉黛,終日悶悶不樂,周幽王為其開顏一笑費盡心思。但千方百計,褒姒卻始終不開口一笑。幽王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臨,褒姒全無悅色。
幽王問:“卿不好音樂,不知所好何事?”褒姒說:“妾無所好。曾記得昔日手裂彩絹,愛聽絹裂的聲音。”幽王說:“那你怎麼不早說呢?”幽王即命司庫每日進彩絹百匹,使有力的宮女撕裂,以取悅褒姒。褒姒雖愛聽裂絹的聲音,卻依舊不見笑臉。
幽王問:“卿為何不笑?”褒姒說:“妾平生不會笑。”
幽王私下與虢石父說:“你若有什麼辦法讓褒後笑一笑,就賞你千金!”
虢石父就獻計說:“先王曾在城外,五里置一烽火臺,用來防備敵兵。如有敵兵來則舉烽火為號,沿路相招天下諸侯帶兵勤王,假如諸侯來了卻沒有敵兵,皇后必然會笑!”
原來,周王朝為了防備西部一個叫犬戎的少數民族部落的進攻,在驪山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過來,把守第一道關計程車兵就把火燒起來;第二道關計程車兵見到煙火,也把烽火燒起來。這樣一個接一個燒著烽火,附近的諸侯見到了,就會發兵來救。
幽王遂與褒姒駕幸驪山,在驪宮夜宴,到處燈火輝煌,笙歌曼舞。周幽王向褒姒解釋烽火臺的用處,告訴她這是傳報戰爭訊息的建築。那時候,從邊疆到國都,每隔一定距離就修一個高土臺,派士兵日夜駐守。當敵人侵犯邊境的時候,烽火臺上的駐兵立刻點燃烽火,向相鄰的烽火臺報警。這樣一路傳遞下去,邊境發生的情況很快就能傳到京城。而一旦國都受到威脅,驪山的烽火臺也點燃烽火,向附屬周朝的諸侯國傳遞訊息,諸侯國就會立刻派兵來援助。
褒姒聽了周幽王的話後,不相信在這樣一個高土堆上點把火,就能召來千里之外的救兵。為了討得褒姒的歡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群臣都來勸諫說:“烽火臺用來備緩急,必須取信於諸侯,現在無故而點烽火,是戲弄諸侯!以後倘有不測,將用什麼東西來讓諸侯救急呢?”幽王不聽,遂點燃了烽火,與褒姒在望邊樓歡宴。
烽火在一個接一個的烽火臺上點燃起來,剎那間火焰直衝霄漢,像一條逃命的巨鯨一樣,不斷地一股一股噴出火柱,向黑暗的遠處奔騰而去。各地的諸侯乍見焰火沖天,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
沒多久,列國諸侯皆領兵至,一路煙塵滾滾,來了卻沒發現敵寇的蹤影,只見周幽王正和褒妃在高臺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麼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不敢發脾氣,只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
褒姒憑欄遠眺,見各路軍馬擎火炬漫山遍野奔跑的狼狽樣,覺得很好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