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裡流藏民間的幾件傳世不朽之作,落入童貫手中。其中,有王羲之的字、顧愷之畫,還有宋徽宗夢寐以求的南唐周文矩真跡——《重屏會棋圖》,這使童貫在徽宗面前大為露臉。蔡京自己精心創作的一些字畫作品自然也沒有湮沒無聞。

此次徵集字畫,表明徽宗並沒有打算用勵精圖治埋沒自己的閒情逸致,風流才子型皇帝的輕佻性格再露端倪,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而童貫與蔡京二人也就此結下了相互支援、牢不可破的友誼。事實表明,在未來的歲月裡,正是這種可怕的友誼,誘惑著、裹挾著宋徽宗,將大宋帝國一步步拖下了災難深重的泥沼之中。

在此前後,一位名叫鄧洵武的起居郎,就是專門負責記錄天子大大小小各種各樣言論舉止的機要生活記錄秘書,為皇帝畫了一張《愛莫助之圖》,為徽宗留下了深刻印象。

鄧洵武先對皇帝說:“陛下是神宗先帝的兒子,現在的宰相韓忠彥是韓琦的兒子。當年先帝創制新法以利天下蒼生,韓琦曾經百般反對;如今忠彥做了宰相,廢止了先帝的法度,這表明忠彥能夠繼承父志,陛下卻做不到。”真是挑撥離間的高手,一番話說得皇帝黯然神傷,且怦然心動。

鄧洵武接著侃侃而談:“陛下如果想要繼承父兄之志,現在的朝中沒有人能幫助您。”說著,他給皇帝展開了著名的《愛莫助之圖》。這張圖仿效《史記》中的年表,按照宰相、執政、侍從、臺諫、郎官、館閣、學校分為七類,每類又分為左右兩欄,左邊為變法派,右邊為保守派。結果,變法派的左邊,人名寥寥無幾,從上到下只有五、七人而已。宰相執政一級的,只有執政一人;而保守派的右邊,則有密密麻麻的一百多人,宰執公卿滿朝文舞。最後,在左邊變法派的最上面,用小字密書著一個名字於宰相之下。皇帝細細看去,乃蔡京二字。鄧洵武告訴皇帝:假如皇帝要繼承父志,就非用蔡京不可。

1102年,韓忠彥罷相;蔡京官至尚書左丞,已經是副宰相職級。這種快速提升足以令人眼暈。曾布覺得不好時,已經無力阻攔了。而此時的蔡京對曾布根本就不假以顏色,該出手時就出手。做尚書左丞還沒滿月,蔡京就用一份奏章徹底斷送了曾布的宰相夢想和第二宰相的寶座。

事情起因於曾布的不爭氣。他向皇帝推薦陳佑甫擔任戶部侍郎。這位陳佑甫偏偏是他的兒女親家。按照大宋的規矩,宰相是不能舉薦自己親屬擔任要職。蔡京立即動本參劾。他的話狠辣而簡明:“爵祿者,陛下之爵祿,奈何以宰相私其親?”官職俸祿是皇帝的,你宰相怎麼能夠以權謀私,私相授受給自己的親屬?

曾布不服,喋喋不休地在皇帝面前駁斥蔡京,為自己辯解,不知不覺間聲色俱厲起來。於是構成了他的另外一條罪名:在天子面前無人臣之禮。徽宗拂袖而起,相當不快。御史大夫們見此情形一擁而上,交相彈劾。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呼吸立成禍福,喜怒邃變炎涼。”意思是說曾佈勢焰熏天,喘口氣就能決定別人的命運,喜怒哀樂之間就可以改變天地間的冷暖炎涼。曾布別無選擇,只能辭職。皇帝接受其辭呈。

這還沒完。蔡京乘勝追擊,彈劾他貪贓枉法,收受賄賂,將他的幾個兒子一網打盡,抓進開封府刑訊逼供、羅織罪名,迫使曾布低頭認罪。結果曾布再次貶官,被髮往太平州居住。從此,曾布噩夢不斷,直到五年後,在鬱鬱寡歡中死去。

一個月後,蔡京坐到了曾布的位置上,成為帝國第一副宰相。隨後,徽宗召見蔡京,問道:神宗皇帝變法改制,哲宗皇帝繼承之;可是經過兩次翻覆,至今國是未定。我要繼承父兄遺志,先生有何指教?蔡京連連叩首說:將死而後已,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史書稱,當時朝野上下寄希望於他有所作為。

蔡京果然有所作為。當國之初,他動作迅速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