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一時,很快,大概是因為終於扳倒了李林甫之後太過高興所致,竟有人把這出塞九首謄抄在奏疏上,直接遞給了天子。

這下子,頓時就如同再次捅了馬蜂窩。大唐風氣開放,文人墨客寫詩諷喻宰相高官,公卿顯貴,甚至乾脆隱射諷諫天子,這都不是什麼少有的事,但此番一時流傳的這些詩句,赫然直指這些年來的窮兵黷武,自然而然就教李隆基掛不下臉來。

什麼“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什麼“中原有鬥爭,況在狄與戎”,什麼“我始為奴僕,幾時樹功勳”……

九首七絕,詞句談不上雋永清新,甚至稍顯直白,但和在一起,卻猶如一位征夫在向人苦苦自訴辛勞,行軍艱難,戰事兇險,功勳難得,可字裡行間卻又在指斥連年用兵,民生困苦。尤其是其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兩句開頭的第六首,豪邁之氣撲面襲來,若非李隆基心中隱隱存著幾分定見,而不是尋常的鑑賞者,只怕亦是要拍案叫絕。

“這是誰寫的?”

“回稟陛下,是……是北邙山人。”黎敬仁小心翼翼地說出了這幾個字。

“又是那個藏頭露尾的北邙山人?好,好,這幾年這個只見文字不見人的傢伙,掀起了多少風雨,這次竟然又興風作浪!”

李隆基憤怒地將奏疏撂在案頭,正要令有司徹底追查,突然想起李林甫一死,右相缺位,不禁又沉吟了起來。楊玉瑤在他耳邊嘀咕已經不是一日兩日,而楊釗這幾年來顯示出的精明強幹確實也令他動心。更重要的是,此人和當年的李林甫一樣談不上多少根基,和那些世家著姓全無瓜葛。於是,他最終惜字如金地說道:“你去,宣召楊釗進宮見朕!”

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

當楊釗從興慶宮出來的時候,赫然神采飛揚。這一次的覲見是他有生以來收穫最大的一次,在他使盡渾身解數的賣力表現下,天子不但極其嘉許他自陳釗字不佳,請求改名的要求,欣然賜名為楊國忠,卻沒有將右相之位先交給他,而是授意其先接過京兆尹之位。至於宰相,則讓陳希烈暫時一個人頂一頂。畢竟,此前還只當著御史中丞的楊釗,距離宰相的位子實在是有點遠。

而楊國忠要邁出那登天一步,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徹查這出塞九首的來源。當然,如此興師動眾,天子也知道必定會引起士林譁然,故而乾脆暗示,可以把當初楊慎矜和王鉷那樁公案給翻出來。

當年的楊氏春秋誹謗前朝,汙衊賢良忠臣,顛倒是非黑白,必須嚴厲徹查!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但楊國忠卻根本不覺得難,反而暗自欣喜若狂。他正愁自己即便入主政事堂也還找不到人做由頭,畢竟,他主審楊慎矜和王鉷的案子已經過去了有一段日子了,如今新官上任倘若不能找到突破口,那麼,李林甫的陰影會一直籠罩在他的頭上!至於已經死了的李林甫,他雖說在其最後一段日子裡拍著胸脯打了一大堆包票,但無時不刻不在想著,拿這位在位將近二十年的權相立威。

人活著的時候他奈何不了,而天子對李林甫的追贈讓他的希望化為了烏有,而且偏偏安祿山又打了那麼一場勝仗!

但現在,他不用再發愁了。拿著追查北邙山人這一尚方寶劍,他就可以轟轟烈烈大幹一場,讓朝中內外所有人都知道,從今往後,李林甫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該是換成他楊國忠的時代了!就連安祿山那兒,他都可以藉此制衡,甚至可以好好收拾那安胖子一場!

一大清早,就只見長安城中的大街小巷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如狼似虎的差役,闖進了一家家掛著各式各樣書坊名頭的鋪子。這些年書坊在長安城日漸流行,尤其是各式各樣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還有和以往截然不同的超長連載版,或三五天一章,或十天半個月一段,甚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