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了不少。他拱了拱手,對著李旭升說道:“小白袍威名赫赫,顯然不會欺騙我這個大老粗。既然如此,小白袍就不用送了,我這就回去與老回回商議商議,看看幾日接受改編。”
李旭升在陝北之時,因為驍勇善戰、箭術精準,彷彿唐時名將白袍薛禮一樣崛起於陝北義軍,被陝北義軍尊稱為賽白袍。又因為李旭升年紀較小,當年還不足十七歲,所以又被當地的百姓稱呼為小白袍。(未完待續。。)
第五十七章收編
“末將在北方統御文武、開創局面,情況已經萬分艱難。汾州境內,吳志勉、賀虎臣、尤世祿三股騎兵來去縱橫,加上水師遊擊李英華三千餘人相助,汾州境內已經越發艱難。
本月初六,王嘉胤戰死文水河岸,所部已經四散鄉間。依末將估計,不出一月,大同鎮滿桂六千精兵就能騰出手來,南下支援汾州官軍。
末將現在兵力吃緊,本就勉強支援,如果大同鎮援兵一到,汾州局面將毀於一旦。到時候官軍多了兩萬精兵強援,冷泉口,靈石二處的局面也將不能支撐。失了靈石縣,霍州城勢單力孤,就更加難以堅守。
到時候南有王承恩堵住去路,北有楊鶴五萬官軍泰山壓頂。咱們只能東進太嶽山,去沁州、遼州偏僻山區發展。
到時候必將拋棄老弱婦孺、糧草輜重,只怕數年辛苦也會毀於一旦。
將軍外鎮,本應威福自專。然總部卻處處限制,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前方本就萬分艱難,還要套上總部拴上去的繩子,裡外牽制,如何才能發展壯大。
姐夫,如今正是打天下的時候,你可千萬不能聽酸秀才的話。現在你還沒坐上龍椅,還不是猜忌功臣猛將的時候。
在這種時候,應該放開前方將士的索套。給與他們統領文武,治理地方,擴充兵力的全權。
我在這裡,並不是向你要權。而是現在局勢勢若危卵,咱們還抱住條條框框不放。一旦兵敗身死。就像王嘉胤一樣,腦袋被人家摘下領賞報功。那就說什麼也晚了。
姐夫,我這番話。雖然並不好聽。但是小弟還是希望你能聽進去。
寫這封信,還是希望姐夫將權力下放給我,讓我能任命地方上的文武百官,盡最大的可能收編王嘉胤敗兵。
王嘉胤六萬大軍,精兵也有萬餘人。他雖然兵敗身死,但是麾下的兵馬真正的損失並不算很大。只要能收編王嘉胤一半人馬,小弟就有把握將滿桂拖在汾州、太原地區,咱們也能繼續堅持下去,等待出現的轉機。
姐夫。我這番斗膽直言,全是心裡話。可能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還是希望你不要見怪。
小弟旭升”
劉宣將李旭升加急送來的書信看了一遍,然後遞給隨身的趙瑨等人說道:“我們的小李營官意見很大嗎!你們看看,這封信的態度可是很不好嗎!對於李營官的意見,大家到底有何看法,不妨都說一說嗎。”
眼見李旭升很不客氣的斗膽直言,在場的眾人都有些心驚肉跳。李旭升是劉宣愛將,幾乎算是第一親信之人。眾人心中儘管有些不同的想法。但是這時候看到劉宣在氣頭上,也並不敢踩著李旭升往上爬。
所幸這個時候,練兵司司長李昭雲趕來了靈石縣城。這一次李昭雲趕到靈石縣,還帶來了兩千補充兵。外加八十門虎蹲炮,火藥三千斤。
李昭雲看了看李旭升的書信,臉色鐵青的罵道:“這些都是小兒之言。弱智之語,根本不值得一駁。將軍不要與他一般見識。等他這次率兵回來,老夫定會給他一些苦頭吃。讓他知道上下尊卑。”
李昭雲這番話雖然說得漂亮,實際上還是沒把敏感的問題點出來。
劉宣聽了老岳父這番話,也明白老岳父的一番苦心。李旭升這種書信,本就應該私下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