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事務的處理中,約翰松和他的絕對支持者,表現得尤為搶眼。

這些年來,被排擠在歐足聯權力中心之外的義大利足球。雖然俱樂部戰績橫掃歐洲大陸,但與之形成嚴重反差的,來自義大利的球隊和球員,多次成為了這種爭鬥的“犧牲品”。別的不說,就拿紀律委員會的處罰來說,警告、罰款、罰分、禁賽。。。。。。。種種手段屢見不鮮,而近年來稱霸歐洲大陸的米蘭,更是他們重點關照的物件。

在國際足聯主席競選之前,約翰松等人就是拿義大利、拿米蘭當“軟柿子”捏的。而在義大利和米蘭方面做出公開表態之後,可以想像的是,約翰松更是將對米蘭站在他對手一方的做法。恨之入骨。

遭受更加殘酷的打壓,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以最快的時間,找尋在一種足以與約翰松勢力相抗衡的力量,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在朱球進行了一系列的運作下。與國際足聯大大加強了“友好”聯絡這是不假,但國際足聯那裡可以借用的力量。可以說遠水解不了近渴,更何況阿維蘭熱亦或布拉特這股力量,在與約翰松的爭鬥中,基本是處於守勢的,屬於他們的反擊機會,或許還是無限醞釀中。

國際足聯不行,那麼就只有在歐足聯內部找尋可以“借用”的力量了。

德國一派是朱球眼中,歐洲足壇最有“話語權”的力量,但它卻是出了名的中間派,以貝肯鮑爾為首的這幫人,在約翰松與阿維蘭熱的爭鬥問題上,至少目前為止仍然旗幟鮮明的保持著兩不相幫的“中立”離場。這樣的立場,看起來也的確為他們帶來了不少實際的好處。

德國也不行,那麼剩下的法國一派勢力呢?

看起來,似乎比德國方面更加靠不上。義大利足球尤其是米蘭,最近一些年與法國足球之間恩怨重重。

八年前,義大利藉助在國際足聯的影響力,成功逼迫法國退出了90年世界盃的申辦。

四年前,義大利在歐足聯碩果僅存的執委,被法國人趕下了臺。

而兩年前,法國馬賽俱樂部透過收買球員、裁判等手段,在冠軍盃上一路騙走了冠軍獎盃,他們在決賽中不但擊敗了米蘭,而且他們的後衛波利透過馬賽老闆的指使,在決賽上惡意剷傷了剛剛復出的巴斯滕。。。。。。

不過,這些往事在朱球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很多事情原本也不是法國足協的本意。要想在歐洲足壇內部,減輕和逃避掉來自約翰松的“打擊”,還真得取得法國這一派勢力的支援不可。

要是法國足球的“話語權”還真不是蓋的,往遠了說,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和多屆的主席都是法國人,落到足球上面,雖然讓英國人頂著個現代足球運動起源的頭銜,但真正歐足聯的建立和發展,卻是由一個叫德勞內的法國佬帶動起來的,這就叫根紅苗正、家底殷實。

就在到了現在,別的不說,就說法國俱樂部一次冠軍盃都沒拿過(馬賽那次不算),卻是硬生生的擠掉了荷蘭、葡萄牙等國,成功躋身歐洲五大聯賽這一點,就不能不說其整體實力。

甚至93年代表著法國足球的馬賽俱樂部,爆出了那麼驚人的醜聞,最後的處罰也不過是將那個當做棄子的馬賽老闆,趕出足球圈了事。假若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義大利球隊身上的話。。。。。。

既然是有求於人,那麼有利益的碰撞就再正常不過,眼下的法國足球處在了有史以來不折不扣的最低谷,馬賽醜聞讓法國足球聲譽掃地,他們的球隊和球員甚至一度在世界範圍內,遭遇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尷尬局面。

而另一方面,法國國家隊更是連續兩屆無緣世界盃決賽圈,如果不是91年普拉蒂尼率領的那支法國國家隊,短時間的“亢奮”了一下,他們徹底的淪落成歐洲二三流,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