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這番話說得熱淚盈眶道:“不錯!不錯!邊疆上每寸土地上都有將士們的屍骨,西北哪個水井邊沒有將士們的熱血!割地之議,不可輕提!”( )
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下)
折允武如此當眾表態,諸大臣一時都不知如何介面,郭浩是帶過兵的,陳正匯年輕時也曾是豪情萬丈的書生,見折允武真情流露都為之感動,但他們畢竟不是年輕人了,一陣激動過後馬上便恢復理智,想到目前漢廷的困狀都覺單靠熱情無法解決問題。
韓昉道:“太子,眼前的局勢,不容我們意氣用事。”
折允武道:“意氣……這是邊疆將士的軍心士氣!怎麼是意氣!”
一直沒有說話的陳顯和張浩對望一眼,心裡均道:“太子畢竟年輕,幸虧把那李壽趕出去了,否則太子在他面前如此說話,我們再想把場子圓回來也難了。”
歐陽適看了折允武一眼,說道:“事情到了這份上,要想硬對硬,實在不行。若光是西夏一家我們還好對付,但加上宗弼、宗翰,還有隨時都會反咬我們一口的趙宋,我們無論如何抵擋不住!”
折允武聽歐陽適提起宗弼、宗翰、趙宋,心中的豪情登時熄滅了大半,化為一股無奈道:“那四叔的說法,真要把那三十九處城寨給他們麼?”
李永奇聞言也抬頭盯緊了歐陽適——不但是他,在場所有人幾乎全都注視著歐陽適,歐陽適的修為可比折允武好多了,全沒半點緊張,不緊不慢道:“之前我們眾大臣不是已與太子議過了麼?萬大事都用一個拖字。所以在給和不給之間,還是有一個拖字!”
折允武道:“但嵬名察哥已然動兵,照那李壽方才的說法,恐怕也拖不得了。”
歐陽適笑道:“答應不答應的事情,自然是拖不得了。但答應後的事情,卻大有可拖之處。”
折允武不明,直接道:“請四叔賜教。”
歐陽適道:“這三十九處城寨,廣袤千里,要一一交割清楚,就算雙方十分配合,也得經年累月。若我們再從中作梗,怕不要兩三年才交割得完!兩三年下來,漠北的仗早打完了。這等外交交涉的事情,只需找到一個口才便捷的文士便可。以此換得西北安寧,先穩住雲中、河南、趙宋,等大哥一回來,那時收拾西夏,恢復疆土,如拾草芥!”
折允武道:“那……還是要答應割地?”
歐陽適道:“那也只是暫時答應。天下間的地方,有力者得。一切以漠北的大事為重,只要穩住了中原的局勢,支援得大哥打贏了這場仗,只要大哥一回來,天下大勢便能反轉!”
韓昉也點頭道:“不錯,允夏人割地,只是權宜。借這件事拖得一拖,等陛下凱旋,自有另外一番話說。”
陳正匯嘆了一口氣道:“若無其它善法……怕唯有如此了。”
陳顯什麼也不說,但點頭而已。
韓昉瞥了李永奇一眼道:“李參軍,你以為如何?”
李永奇心中不樂,但歐陽適既已如此說,自己又無奇策,便不敢強犟,低頭道:“若太子、元帥與諸位相公已然決定,我等無識武夫,不敢反對。”說是不敢反對,那終究是不願贊成。
韓昉目視折允武道:“太子……”
折允武道:“此事是否再問問七叔?”
歐陽適道:“老七的意思也是拖,若他到此,也必是這般主張。”
折允武心想從楊應麒這段時間的“軟弱”行徑看來,多半也會如此妥協,當下咬了咬牙道:“好吧!暫時就這般定了!”
李永奇雖已聽歐陽適等說這等割地乃是暫時,等折彥衝回來還是要奪回來的,但要陝西兵將向夏人棄土示弱,那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見折允武已經決定,忍不住當庭流淚——這一眶淚水卻全是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