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道:“孩子,你雖然聰明,不過畢竟還年輕,很多本應該想到的事情就沒能想到。這些要緊的話,趁著現在我還清醒,能說多少,便說多少,我也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日子……”說著又湊到林輿耳邊,一口氣說了許多話,聽得林輿驚心動魄。林翎說完這席話以後再也支援不住,昏昏睡去。
林翎這一日精神算是好的了,第二日第三日便難受起來,等到第四日才有所好轉,捱到初九那天由兒子推到望海樓上,對著津門方向道:“當年我就是在這風浪中北上,當時只是想著要賺上一筆,回去後好向家族裡其他叔伯、堂兄弟和族中父老交代,彈壓他們對我的懷疑。沒想到卻會遇上這麼大一個時代,創下這麼大一個基業!”說到這裡嘴角滿是豪情,竟似又忘了自己是個女子。
林輿猶豫了好一會,才忍不住問道:“娘,你現在想他不?他沒來看你,你怨他不?”
“怨?”林翎道:“有什麼好怨的?我知道他不可能來的。當初我不想完全附屬於他,就料到了會有今天。”伸手指了指南方說:“我死了之後,你派人將我的靈柩送到福建老家,和我哥哥葬在一起,記得要把他的碑文改過來,將我借了他這麼多年的名字還給他……”這段話說到一半時她的手便軟了下來,說到後來聲音越來越弱,但嘴角卻還在微笑:“我原本以為……會帶著……帶著這個名字……進棺材的……沒想到……現在卻能不怕人家說我了……孩子,有錢真好,是不?”
林輿有些聽不清楚她的話了,俯下身來湊到她臉頰邊,只聽林翎最後呢喃道:“當初……如果……就好了……”眼睛一闔,就此長逝。林輿抱著母親沉默許久,直到被幾點海浪濺得回神才放聲大哭。
在塘沽商界幾個大佬以及林家老家人的扶持下,林輿含悲料理了母親的喪事,因希望母親能早日入土為安,便親自護送靈柩南下。他這個決定遭到了家族高層的強烈反對,楊應麒派來潛伏在他身邊暗中保護的武士領也現身勸阻,但都沒法讓他改變主意。眾人扭不過他,最後只好對外謊稱林輿仍然留在塘沽,而由林家主管南方商路的大掌櫃林安護送他南下。
這時漢宋正處戰爭狀態,邊境榷場都已關閉,就連港口也都警戒起來,雖然林家身份特殊,但護送靈柩的船隊也不敢直接說前往福建,對官方的說法是要開往流求,要等到了流求再想辦法潛入福建——林安告訴林輿:雖在戰爭期間,但流求與福建的商旅往來也沒有完全斷絕,私船冒禁出海者比比皆是,以林家的勢力,只要靈柩能順利到達流求,再要從流求進入福建並非難事。
具體事務方面,林安推薦了一個叫王佐的掌櫃來執行,這個王佐是四川人氏,布衣出身,三四年前從邊境榷場入漢,輾轉進入塘沽成為林家的掌櫃,幫著經營林家的一些外圍買賣,一年前才見到林翎,深得信任。王佐為人精明強幹,多年來和漢宋兩朝的各路勢力建立了廣泛的聯絡,黑白兩道都吃得很開。
不過,南行的隊伍中只有林安和兩個林家的老家人,以及楊應麒派來的武士頭領知道林輿的真正身份,其他人都只道林輿是林翎的“侄子”,就連王佐得到的命令也只是“將靈柩設法運到福建”。不過,王佐畢竟是整個行動的具體執行者,一路之上林輿還是需要常和他打交道,只談過兩次話林輿便對這個王佐深感佩服,心道:“娘多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家族之中人才濟濟,這個王佐實是個方面之才,只要再加考察,等年資到了,做大掌櫃綽綽有餘。”
此時漢廷在大6沿岸的出海口,主要是塘沽、津門、登州、東津和淮子口,塘沽為諸港之,津門的中樞港口功能日漸被塘沽替代,慢慢變成溝通東北的地區性港口,東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