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其中一些小魚已經半乾,但拿回去是可以飼餵農場的鴨子的,學員們除了有耕地的份額之外,每十人一個小組,還會被分配二十隻鴨子,這些鴨子所產的鴨蛋,可是完全歸他們支配的,既可以拿來自己食用,也可以交給農場供銷社,用來換取銅錢或者商貨。

作為組長的高大豐看上了輕工坊新出品的汗巾,他準備積攢五十個鴨蛋,給組裡的組員每人換上一條,在烈日下面幹活,脖子上圍一條汗巾,既可以擦汗,還可以防曬。

沿著耕地間的大道向前走,不斷招呼同組的組員集合,路兩邊各種了兩排小樹苗,這種樹苗是刺史府溫室利用越冬的柳樹枝條扦插繁育出來的,在野地裡的樹木剛剛冒出嫩芽的時候,這道路的兩側,已經是綠意盎然了。

走了半里路,高大豐小組中的組員已經集合齊全了,每個人都扛著農具,排成了一排走在路上,大農場的學員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講究的是兩人成排,三人成列。

“高大哥,起頭唱個歌吧!”楊力在身後輕聲道。

“嗯,就唱憫農吧”,後面也有組員音聲道。

“春種一粒粟,起!”

隨著高大豐的嗓音,組員們紛紛接上,憫農是他們會唱的不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剛剛學會的歌謠,據說是高刺史高大人所做,是移民們最喜愛的歌謠,幾乎人人會唱。

十個粗豪漢子,用同一個曲調唱歌,很快四面就傳出了應和之聲,各片地裡勞作的小組,都紛紛歇了手,朝著大路匯聚而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次唱起這首歌,總會有人不自覺地流下眼淚,移民們雖然普遍目不識丁,但這首短歌所描繪的情景,卻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作為親歷者,他們或許不知道世間的不平等從何而來,但卻深切地感受到了“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那種悲涼。

高大豐家雖然沒有餓死人,但他的姥姥和姥爺,為了讓孫兒們活下去,卻是餓死在了京畿的鄉野間,此刻的高大豐,心裡想著姥姥對自己的疼愛,兩行清淚從眼眶中無聲地滑落。

一隊人回到了營房,高大豐拿小魚餵過了鴨子,在盥洗間進行了洗漱之後,就去了餐廳,餐廳裡早歸的人們已經排好了隊,開飯的時間馬上就到了。

伙食並不好,照例是每人一塊雜合糧磚,但重點是湯水,自開河之後,配合小火輪的出行,黃河的水族又開始了春天的浩劫。

那種被綁在船隻兩側的廣口小腰大肚柳條筐,是每條船上的標配,這種柳條筐隨著水流而行,行駛三五里,就能從水裡撈出不少魚蝦,因此,刺史府下面的所有工坊和農場,每天都會有人送來鮮活的水產。

為了防止食物單調引發厭食,老高還拿出了溫室栽培紅辣椒,用於調味,當然,這些紅辣椒都是經過去籽的,寶貴的辣椒籽也是今年擴繁的蔬菜種子之一,可是分外寶貴的。

今天的午飯湯水是小魚豆芽湯,湯水中的鹽放得格外足,加上微微有點辣味,吃喝起來都分外開胃,高大豐把糧磚掰碎,泡入鐵盆的湯汁當中,糧磚吸水之後,會很快變得鬆軟可口起來,連吃帶喝,高大豐以極快的速度吃完了一盆,而後抬頭朝著打飯的視窗看去。

今天並沒有掛出木牌,意味著視窗那裡還有剩餘的湯水,高大豐當即起身,走到了視窗處,果然,那大鐵桶裡,還有一桶底的湯水,那廚子朝高大豐笑笑,撈起大勺,就是一勺倒入了高大豐的鐵盆當中。

高大豐端了鐵盆回頭,就看到不少人已經吃完了,看到自己前來,也已經在身後排起了隊。

端著自己的盆,經過楊力的時候,把湯水給楊力的盆裡倒了一半,而後又以極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