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這方面的隻言片語呢。。。。。。哎呀,陰陽合縱。。。。。。陰陽互補技擊。。。。。。看來,不但骷髏前輩留下的技擊心法旨要與寶源秘笈息息相通,就連三十六計技擊武功也與寶源秘笈聯絡的很緊密啊!”心下想著,不覺間竟冷汗直流,搖著頭,忍不住暗道:“如此行險之招式,若無上乘內息支撐,極易失敗,但若成功制敵,似乎與正大光明又相去甚遠。我以此招式行俠江湖,即使贏了,怕也給人以陰狠毒辣之名。。。。。。但江湖中險惡之人,大有人在,為了取勝,我若以惡制惡的話,豈不如惡人一般無二麼?可若不如此,又何談除暴安良,行俠江湖。。。。。。還有,遇惡不制,不將其除之,也是對良善之人不公啊。。。。。。”想到最後,他心下忽然輕鬆起來。

要知,以他年齡及江湖閱歷,能在習武閒暇,始終掛記俠義二字,能思考出這番道理,已是難得。他本聰明,此刻著了心魔,卻還能走出來,著實不易。但世上總有執迷不悟之惡人,若要他們立地成佛,心歸正途,怕是比點石成金還要難上千百倍。所以,世間若到了法度紊亂人心不古之時,懲惡除奸,還是要非常手段。

李玄此前修習過繁複的流光雪月刀法,終因王師父教得草草,加上他少不更事,難明玄奧真理,所以武功總不入流。這些日子他習得寶源秘笈心法後,不但內息大增,就連耳力、目光也變得聰敏異常。此刻得遇‘悟’字小本,又將石壁上刻畫的六大式修習完畢,武功已是一日千里,大是不同。這日,他以掌法修習三十六計技擊時,驚奇發現,其中敗戰大式中的六式竟與沈無懼使過的雁門三十六掌有異曲同工之妙。李玄心下納罕,經過一番細緻比較,更加篤定敗戰篇中的連環計招式與沈無懼那日使過的平沙落雁秋水刀幾乎相同,其中除了出手手法和方位略有不同,其單掌支地,雙腿盤旋如風,躍起時反撩橫切之招式,簡直如出一轍。

他記得那日沈無懼與袁四姑娘交手,猶如耍雜法般,一會兒空中倒立,一會兒在地下盤旋,身形變化多端,交錯之間不但快捷無比,而且掌刀縱橫狠辣,直把袁四姑娘和金水逼的毫無還手之力。難道天下武學,雖劃分成各門各派,但仍息息相通?

李玄想了許久,依舊沒有想通其間的道理,暗暗道:“那日沈無懼使出的掌刀刀法古拙凝重,沉穩不羈,正與三十六計技擊中提到的封、纏、擊、讓諸般要訣相通。。。。。。對啦,沈無懼第一掌使的是封字訣中以守代攻,攻守兼備之法。其後的招式更有纏、讓字訣中的守多攻少,立於不敗之地的打法。看來天下各派武功,勢同理似。”

這般所悟,是他武功更進一步的體現,要是放在從前,恐怕他想破腦袋也悟不出這番道理。

忽忽數日。李玄忘乎所以的潛心修習,不但將三十六計技擊武功由劍式練到掌式,也已從刀式練到了拳式,到最後終於修到了圓潤通順、隨心所欲之境。縱然如此,他也知自己的任督二脈尚未打通,內息時有枯竭,而且這路三十六計技擊武功未經實戰,與人對敵之際,能否完全由心而發、行雲流水。。。。。。看來只待他日見分曉了。

這晚,月光透過洞頂的洞口照進洞內,已與天山寒玉柱所散發的寒氣融為一體。幾片落葉,幾截枯枝飄了進來,洞內顯得幽陰寒冷無比。李玄知道深秋已經來臨,有些動物在冬藏之前總會儲備冬糧,為過冬作打算。因為到那時,白雪皚皚下,食物會成為最大的問題。我是不是該曬些肉乾,預備過冬呢?他正胡亂想著,突覺耳邊有隆隆之聲傳來,而身體也突然變得火燙無比。我這是怎麼了?李玄暗暗心驚,正不知所措,身體突然又開始冰冷起來。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