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少個閣臣,殺了多少個大員?雖說由於他自身性格的原因,能力的缺陷,使得他在這十七年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文人團體,文官團體玩弄於鼓掌之間,但至少在殺人這一方面,他是有其祖宗洪武皇帝永樂皇帝之風的。
他殺的這些人,多半該殺!
諸如袁崇煥。
但其中確實也有一些不該死的,崇禎皇帝是個殺氣很重,頗為猜疑之人,但就是這麼一個人,曾經當眾誇獎過謝升辦事認真,頗為得力。對於崇禎皇帝來說,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真是聽不容易的。得真對了他胃口的人,才能讓他如此。
不過這也並非是什麼好事兒,算算這些年來,前一日還被他誇讚,後一日就被他問罪的人,也不算少了。
崇禎十七歲即位,之前在信王潛邸之時,每日價只是讀書,因此書生氣十足。能讓他看的順眼,談得投機,他便是予以重任,完全信重,毫不懷疑,全力支援。就像是當初袁崇煥平臺答對,對了他的胃口,立刻就提拔為薊遼督師,加兵部尚書,獨攬遼東大權……但一旦他略微起了一點兒疑心,讓他感覺你辜負了他的信任,他便恨不得把你碎屍萬段,方能洩心頭只恨。
不過很顯然,現如今的謝升,至少還沒被崇禎猜忌懷疑,正是處於一個上升期。
崇禎雖然還是鬥不過文官團體,治國也是一塌糊塗,大部分事兒都是被下頭的文官給瞞的結結實實,但他在朝廷中的威嚴和話語權還是很重的,不像是萬曆皇帝,想要管士紳階層收個商稅都被文官們罵的狗血噴頭——因為崇禎根本就不知道收商稅這一茬兒,只要是加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往農民頭上壓。
其實這個皇帝,甭管死得冤枉也好,壯烈也罷,無辜也好,活該也罷,都是掩蓋不了他其實在治國上極為無能這個事實。或許是因為文官階層的羈絆,或許是因為大明朝已經是行將就木,無可救藥——但再怎麼樣,事實就是事實。
做個守成的太平君王他或許湊活,但當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大明朝末年當了皇帝,不但是他的不幸,更是大明朝億萬黎民的不幸——其實大明朝在崇禎帝剛即位的時候,並非是無可挽回。若真是有一個雄才大略之君王,未必不能挽回,別說別人,他要是能有唐武宗的本事,大明朝也未必完蛋的這麼快。
只是,沒有如果了。
甭管怎麼說,現如今得了他的信任,謝升這個位置很穩當,而且還有上升的跡象,甚至就連幾位閣臣,也是讓他幾分。
一件事兒就可以說明崇禎帝現在對他的信任——這座宅子,本來不是謝升的,謝升是去年八月被任命為吏部尚書之後不久才搬進來的。而這座宅子,乃是弘治年間大太監李廣所建,被崇禎帝賞給謝升的。
明史有云,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明孝宗被當成中興之主,他的年號為弘治,所以又叫弘治中興。
弘治中興,你不能說沒有,但跟歷史上其它的那些中興,諸如光武中興,玄宗的天寶中興等相比,實在是水分有點兒大。明朝的整體國力,在成化弘治年間,其實還是呈現一個下降的頹勢的。
弘治皇帝這個人,很厚道,脾氣也很好,頗有仁者之風。只是有些明朝皇帝慣有的毛病他也是改不了的——比如說寵信宦官。
宦官問題在明朝始終是個大問題,除了洪武、建文、嘉靖這三朝太監沒什麼表現外,其餘各朝太監的問題都是或多或少。弘治朝雖然沒有王振、劉瑾、魏忠賢這樣著名的太監,但大太監李廣在明史上還是很有些名氣的。
和他老子成化一樣,弘治其實也佞佛佞道,李廣因為會煉丹符水左道之術,得到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