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被系統黑色預警的鎮攤(第1/3頁)
章節報錯
《刑部奏議》是由明萬曆年間一位蕭姓重臣所著。
本是對國家研究歷史刑法非常重要的書。
卻不想幾百年不受重視。
直到14年才被國內學界所知。
要說這書去了哪兒。
此前的漂泊經歷趙凱根本看不出。
但據系統提示,如果他不買下。
未來便只有某東邊島國藏的刻本孤本存世。
不被刊印,研究艱難。
可見此書的重要性非常。
不管攤販收多少錢。
趙凱都必須把它買下!
.....................................
閆埠貴在旁邊一直扒拉著話本子。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
他有點兒文化。
雖然不喜歡讀書。
卻愛用書裝點門面。
此前家裡已經買了不少古代和歷史書。
都是從新華書店進的。
並不具備什麼收藏價值。
也是最近才打聽到鴿子市還有賣古書的攤子。
現在看著一地攤的古董,更是眼冒精光。
想的不是能獲得多少知識。
而是把書帶回去。
以後能裝裝文人雅士。
挑挑揀揀一番,他看到本。
講的是民族英雄抗倭。
閆埠貴最愛這種帶有故事性質的書。
又發現書脊寫著明代某作者著。
妥妥的古董啊!
........................................
他趕緊拿起來,問攤販多少錢。
至於為啥挑挑揀揀就拿了一本。
畢竟書不是什麼便宜的東西。
哪個年代都一樣。
閆埠貴買書的每一分錢。
都是從飯菜裡摳出來的。
不過摳的是老婆孩子的飯菜罷了。
所以錢格外珍貴。
一個月最多隻能買一本。
挑好書。
他跟趙凱居然是同時問書的價格。
攤販掃了兩眼。
趙凱那本只要五分錢。
因為這書是攤販主去世的姥爺的藏書。
雖然就一本。
但沒有人認可它的價值。
寫作者不出名書名不出名他姥爺也不出名。
有人收就趕緊賣唄。
反正都破成那個樣子了。
而閆埠貴那本要價一塊。
那本書裡不僅帶插圖,印刷質量還好。
當下也挺流行這種話本似的聊歷史。
有人想買當然得要個高價。
一聽這書要一塊錢。
閆埠貴瞬間有種自己撿到寶貝的感覺。
還得是他有眼光。
興奮之餘他掃了眼趙凱手裡的《刑部奏議》。
嘖嘖!
一看就是正正經經講歷史的。
又不是啥認證過的史書,讀起來還費勁,買來幹嘛?
........................................
他拍拍趙凱說:
“既然來了這個攤。”
“大家都是來淘寶貝的,我也不怕跟你說。”
“以我的經驗啊,這本絕對不行。”
“你看看這書爛的。”
“還缺角,這麼不被愛惜,肯定不是啥好寶貝。”
“而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