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帝堯既遭十日並出之災,又遭地震、火山之患,休息撫綏,喘息方定,哪知禍事又到了。一日,忽報孟門山大水衝發,滔滔不斷,將人民房屋田畜等,衝沒子不少。帝堯大驚!

暗想:“這時並非夏秋,何來蛟水?”忙命大司農、羲叔等前往檢視。

那孟門山在平陽之西,相距不過二百里。大司農等一路走去,只見路上已有水流,愈走愈西,那水流愈大。到得山下一看,只見那山上的水,竟同瀑布一般滾滾而下,四散分流。大司農至此,知道決不是蛟水了,遂和羲叔商量,到山頂上去察看。但是水勢甚大,不能上去,後來從別處山上繞道過去,千辛萬苦竟達到目的。

只見山的北面,竟化為一個大湖,愈向北方,湖面愈大,竟有汪洋千里,一望無際的情形。大司農道:“那面我記得是陽紆大澤,不要是大澤的水漲溢嗎?”羲叔道:“陽紆大澤,離此地至少有七八百里,就使漲溢,亦何至於如此之大。”兩人議論了一會,不得要領,趕快下山,星夜回到平陽,告知帝堯。帝堯聽了,亦無法可施,只得向大司農說道:“既然如此,亦只能盡人事,趕快叫附近的百姓,遷徙開去,一面修築堤防,將這股水驅向下流低窪之地,如此而已。”大司農聽了,就出去佈置。哪知過了幾日,雍州地方的奏報到,說道:“梁山之上,大水衝下,淹沒民田,傷害人畜不少,現在還是滾滾不住的在那裡流。按著情形看起來,與孟門山之水,正是相類。孟門山在東,梁山在西,想來這股水是兩面分流的。”帝堯與群臣至此,更覺無法可施,嘴裡常常說道:“這個水從何處來的呢?這個水從何處來的呢?”

在下編書,編到此地,不能不先將這個水的來源,大略說一說明,庶幾看書的人,可以明白。據在下的推想,現在的黃河,在帝堯以前,是沒有的。何以見得呢?現在的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喇山噶達素齊老峰之下,東南流折向西北,又折向東北,入甘肅境,直向東北流,出長城,循賀蘭山東麓、陰山南麓,再折而南,經龍門之峽,直到華山之北,再折而東,以人河南,經河北、山東兩省,以入海,它的流向是如此的。

再將它兩岸的山脈一看,北面是祁連山、松山、賀蘭山、陰山,南面是岷山、西傾山、鳥鼠同|穴山、六盤山、白于山、梁山,接著龍門山,東面是管涔山,上面由洪濤山而接陰山,下面由呂梁山而亦接著龍門山。照這個地形看起來,從龍門以上,黃河的上源,實已包圍於群山之中,無路可通。但是既然有這許多水,如果不成為鹽湖,總須有一個出路,所以古書上說:“上古之時,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就是指帝堯時代之水災而言了。但是這個地方,就有一個疑問:如果這個水,是向來出孟門之上的,那麼已成為習慣,它的下流,當然早有了通路,何至於成災?夏禹又何必去鑿它?如果這個水,到帝堯時代,才出孟門之上,以至成災的,那麼請問帝堯以前,這個水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如果是個鹽湖,向來並無出口,那麼何以到了帝堯時代,忽然要尋出口?這種地方,都是可以研究之處。

在下的推想,地殼由熱而冷,冷到若干度,必須收縮一回。

每遇收縮之時,就是地形大為改變之時,所以從有地球以來到現在,不知道經過了多少萬萬年。但是人類的歷史,卻是有限。

印度只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中國只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埃及亦只有七千多年的歷史,都是世界最古之國了。便是新近發現的巴比倫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