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路向著城市進發,講述著一顆白菜從農民手裡到菜販子手裡後漲價多少,然後再到市場裡賣了多少錢,如果行情不好這些菜還可能爛到農民自己手裡,最後只能拿去餵豬。
從這裡出發,就是要告訴孩子們,農民不管被多少人讚頌,但自己千萬不要迷失,因為農民仍舊是社會被盤剝的最底層!
任禾可以覺得農民伯伯很偉大,但是他們自己不能。
如果有人聽了任禾的課之後可能會覺得:要照你這樣說,那特麼最後就沒人種地了,大家吃啥?社會不就亂了?
任禾一定會反駁:憑啥人家就給你種地,人家就沒有享受好生活的權力?你特麼自己咋不去種呢!?誰愛種誰種!
事實上社會也不會因此而亂,如果真的哪天沒人種地了,那時候農民會成為稀缺的職業,他們也會因為這份稀缺而成為中層收入人群,而不是像現在某些地方一年只有4000收入。
就像是前世裡國內的文化產業一樣,跟外國的文化輸出一比實在是太弱了,然而國家是發現什麼薄弱了就會說要去扶持,要保護智慧財產權,促使資金流向這個行業分流。
老齡化嚴重就給養老院床位補貼,以後沒人種地了就給一畝地多少補貼,這都是可以預見到的邏輯順序。
講完白菜,就開始順著菜市場來講城市裡最底層的生活,然後再開始一階一階的往上講社會構成,講他們的生活有多麼好,多麼豐富!
孩子們的三觀就是從這節課裡開始被慢慢撕裂,對任禾嘴裡所說的一切都充滿了憧憬,這就是力量,對於物質**的渴望,就是任禾給他們學習的動力!
講那麼多大道理都沒用,人都是自私的,憑啥你自私卻要求別人無私?
……
吃口午飯(未完待續。。)
268、天道酬勤(第二更)
任禾的課結束之後孩子們還有點懵懂,但他們真的聽懂了,任禾用最淺顯易懂最貼近他們生活的方式為他們開啟一個新的世界,必然會給他們帶來不小的衝擊。
而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
下課的時候劉冰他們回來了,任禾問道:“怎麼樣?”他問的是有多少村民同意孩子來上學,然而劉冰等人很無奈的搖搖頭,他們剛過去說明來意人家就攆人了,說什麼都不聽。
然後就帶著農具去種地了。
到了這裡甚至很多方言都聽不懂,真是一種非常無力的感覺,任禾想了想說道:“算了吧。”
他是很想去說服那些村民,然而固有的觀念是不容易改變的,看來就這些學生了。他們安排第二節課變成了體育,而任禾則從車上取出那些書包發給孩子們,還有一人一套文具,足球和籃球作為學校的運動器材,小小的校園裡還有個籃球場。
中午的時候該吃飯了,孩子們也沒有回家,因為家裡大人都下地幹農活去了,他們掏出來準備好的乾飯團就這麼啃了起來,劉佳敏和劉冰看著他們吃著烏漆漆的飯糰都愣住了:“他們怎麼吃這個!”
如果說這個村子裡以前的校舍對於大家是第一次衝擊的話,昨天打水和做飯是第二次衝擊,那麼今天大家看到孩子們吃的東西后就是第三次衝擊!
那種飯糰,他們都不知道這是用什麼做成的,土豆什麼的嗎?烏漆漆的沒有正常飯菜應該有的顏色,就像是一塊土疙瘩。
這是人吃的東西嗎?!青禾社團所有人都同時心中冒出了這個想法。
從小到大他們接觸的食物都是色香味俱全的,他們有植物油,他們有油鹽醬醋,他們有白米飯,他們有白麵,在他們的觀念裡大米和白麵那麼便宜,應該就是最基礎的食物啊。
可是這裡連白米和白麵都沒有!油也沒有!
似乎他們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