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籍裡面找到鑄無射變法這回事兒並且進行了實踐,嶽翻的膽量和行動力真的是非常可怕,而且殺伐果斷,毫不留情,整個吉州都被整理的服服帖帖的,嶽翻的力量甚至開始向虔州和南安軍進擊。
南安軍還好,不算太可怕,是個軍城,也就是軍隊多一些,還有一部分當年狄青平定儂智高的時候所整編的南方軍隊的後裔,但是一直都不參合吉虔二州的事情,似乎自成體系,雖然小,但是想必很難搞定,嶽翻都沒有在那裡動手,只是送了一尊無射大鐘過去,沒派執法官。
虔州是盜匪的大本營,是吉虔二州的主力部分,百分之七十的盜匪力量都在虔州,比起吉州的半淪陷,虔州是完全淪陷的,比起吉州來更加不堪,對鑄無射變法的牴觸情緒更加強烈,執法官帶過去的一千多軍隊似乎都無法鎮壓住這股反抗的情緒。
執法官員在那裡已經不知砍斷了多少手腳,還是無法壓制住那股暴虐的情緒,甚至有些縣城的民兵開始主動驅逐執法官和州府軍隊,這甚至讓嶽翻整頓了數萬青壯隨時準備掃蕩虔州,不過貌似對於這件事情,方浩有些不同的看法……
作為一個老實人,方浩表示自己帶著全部的誠意和夢想而來,既然來晚了一步沒能趕上創業期,那麼大發展時期就少不了自己的推波助瀾了,來的路上他仔細思考了一下吉虔二州的問題和內在聯絡,來到這裡之後瞭解了一下嶽翻鑄無射變法的內容和要點,他覺得,如果可以透過和平的方式使得虔州演變過來,或許,會爭取更多的時間。
一百五十三 現在,嶽翻已經成了百萬富翁
自古以來,達官貴人和大人物們就從來沒有單打獨鬥過,一個好漢三個幫的理論被完美的印證在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如果想要獲得完美的成就,就少不了各個方面的人才的相助,一個人不可能辦完全部的事情,朱元璋那麼狠狠的抓權,甚至廢掉了宰相,結果不還是累得受不了建立了內閣嗎?這就是真理。
嶽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單打獨鬥的存在於這個世界,存在於這個不久之後就會變得完全殘酷的世界,雖然之前也很殘酷,可是暫且還屬於內部的殘酷,有底線,而外部的殘酷,是沒有底線的,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嶽翻不認為自己可以做到,所以,他需要幫手。
從自己主動培養,到接納梁山好漢們,再到請他們各自找自己認同的人來幫助自己,再到使用心計收納了方浩,嶽翻一步步擴充著屬於自己的勢力,按照更古代的說法,叫做開府建衙,建立自己的勢力,完全屬於自己的私人班底。
這是屬於嶽翻的班底,僅僅屬於嶽翻的個人力量,和宋庭沒有任何聯絡的力量,主動培養的孤兒們視岳氏為天,梁山好漢們被宋庭通緝,全靠自己才能得到安穩的生活,他們只能選擇追隨自己,而他們認同的好友們仰慕自己的名望和能力,一個接一個的趕過來,自然也是選擇透過自己然後才可以得到進身之階,他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想要做官,又不想臉上刺字,走自己的門路是最好的方式,忠誠度也很高。
而最特殊的兩個人,一個是劉子羽,一個是方浩,這兩個人是嶽翻目前最重要的文人幕僚,算上公孫勝和吳用兩個私人謀士,嶽翻在文人方面只有四個人可以相助,可以說文人方面可以相助的人太少,嶽翻麾下的文人力量太弱,以至於各地成立的執法部門和縣政府都是由親自培訓出來的人來擔任,甚至於孤兒集團和梁山集團的武人們都被派往各地組建軍政府。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整個大宋絕無僅有的軍政府就在吉州建立,緩緩向虔州進發,南安軍的土豪勢力比較強大,而且看起來和匪類沒什麼勾結,嶽翻打算把南安軍放在最後處理,先把大本營吉州搞定,所有原先的縣官全部審查,得出來的結論非常讓人感到惱怒,只有一個知縣和一個縣主簿沒有和匪類勾結,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