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買入是最合適的,否則光知道傻掙,掙的可能還趕不上房價漲的。

三是要了解伴隨著你的實力的積累,財富的積累需要假以時日。

只是開頭難一下

最近我遇到一件事情,有一位銷售要離開公司,因為有更好的發展。小夥子是三年前應屆畢業的時候被招進來的,他的教育出身很普通,畢業於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校,當年為了找工作小夥子和大部分應屆生一樣頗經歷了茫然與苦惱。不過短短三年,在得到較好的培養和磨鍊後,他這麼快就被競爭對手挖走了,我確實惋惜,但也為他高興。事實上他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18萬,我只能設想競爭對手用20萬以上的收入來挖他,同時讓他的工作強度低於目前。

我想說的是,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就是難那麼一年,最多兩年,假如你正確地努力,並且,這份努力,算不上什麼驚天動地的努力,也就是一份說得過去的努力,只要你開始入對了行。

因此,這個夏天的奔波或者挫折,你都可以坦然面對,它是必定要過去的陣痛罷了。

前程遠大,

生活幸福!

……他們都對“杜拉拉”讚賞有加,他們都是以何種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呢?“杜拉拉”帶給他們怎樣的啟示呢?與普通讀者有何不同?一起分享他們的讀書感受吧。

柳傳志迷上“杜拉拉”

柳傳志的閱讀名言:

閱讀對於我跳出問題去深入思考,是很有好處的。

讀書不是為了消遣

2月4日,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宣佈重新接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職務,訊息一出,這位已是65歲的“聯想教父”在度過了四年休閒的退休生活之後,再次被推到了輿論中心。

有一次,愛讀書的柳傳志跟媒體說迷上了《杜拉拉昇職記》:“作者的很多想法跟我一樣,但更條理化,因為她更多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只要眼光經常往下看,就會發現很多你所忽視但很有用的東西。”隨後哈哈一笑,“只是我已離開聯想集團,沒機會實踐了。”當時還有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會喜歡讀這種“閒書”,而不是經典的經管類著作。直到他重新執掌的訊息傳來,才讓疑惑的人恍然大悟:原來喜歡商戰小說的柳傳志仍然有未泯的企業家情懷。

柳傳志曾經給“未來10年中最有競爭力、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士”畫像:首先是年輕(45歲以下最好);其次是上進心極強(不屈不撓),胸懷大志;然後是責任感、誠信,有工商管理或者法律、經濟的背景以及英語能力等是最基本條件;最後就是要具有極強的學習、總結能力,善於從書本上、實踐中、自己身上和別人身上學習。由此可見,柳傳志認為閱讀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特徵。

柳傳志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習慣,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喜歡聽評書《水滸傳》,後來把整套《水滸》的小人書翻了個遍,以至於能把108將背下來,他覺得這本書對他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上中學之後,他看的書就很雜了,那個時候主要看蘇聯小說,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之類的。後來參軍之後,浸染了不少軍人的風氣,以至於他後來很愛看與軍事相關的人物傳記和小說,像《戰爭風雲》、《戰爭與和平》、《曾國藩》等。

2008年,柳傳誌喜歡的書有《崛起的四大國》、《圈子圈套》、《明朝那些事》等,他喜歡看歷史,而且善於從歷史故事中汲取企業管理的靈感,“看書對我退出問題本身去深入思考,是很有好處的。以史為鑑、以史為鏡,保持清醒,不能糊塗,把事情看得更透徹,更明白。”聯想分拆之前,柳傳志從《康熙大帝》中領悟出“交班要趁早”的道理。